活水之声网站最新公告信息

wei027 加尔文与其神学思想研究

专题讨论 活水之声录音室 446℃ 0评论


www.livingwaterstudio.net

撰稿:楷文
wei027  加尔文与其神学思想研究

加尔文与其神学思想研究

wei027a


序言

加尔文是改革宗最伟大的神学家。加尔文的神学体系是宗教改革时期最完备的体系。他在神学上的革新几乎涉及到每一个细节,除此以外,还广泛涉及到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因此,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宗教领域,也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并对现今的时代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这同样也是我们为何探讨加尔文思想的主要原因。

一、加尔文的生平

(一)出生与成长

约翰•加尔文(法语:Jean Chau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又译喀尔文、克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出生于法国南部,父亲是一位律师。于法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在十四岁那年被父亲安排去巴黎求学。1528年转入奥尔良(Orleans)著名的法学院攻读法律,在这里遇到了对加尔文生命产生重大影响的的一位人物,即马丁路德派的梅克•渥玛于(Melchior Wolmar)。他是加尔文的希腊文老师,同时也是开启他进入福音之道的人。加尔文于153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尽管如此,他在父亲离世后,即1531年就放弃了以法律为职业的意向,转而研究希腊文、希伯来文及拉丁文经典。
1

(二)改教前期的加尔文(1529-1534)

踏入青年时期,即20岁的加尔文,因着他的表兄奥利夫坦(Robert Olivetan)及他的朋友柯浦(Nicholas Cop)信仰开始转变,同时,因着柯浦事件
2 影响被迫逃出巴黎。于1535年流亡到瑞士的巴塞尔,于隔年三月完成了第一版的《基督教要义》。加尔文于1535年流亡到瑞士的巴塞尔,隔年三月完成了第一版的《基督教要义》。他于1536年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但其改革未能成功。于1538年4月在200人议会(Council of Two Hundred)的决议命令下被驱逐出日内瓦,开始经历流亡生涯,逃亡到瑞士的巴塞尔,在施塔斯堡担任法国流亡教会牧师。隔年开始撰写第一本《罗马书》的圣经注释,迄今仍被许多当今学者应用,同年亦撰写了《答沙杜里多书》 (Reply to Sadoleto)公开反驳沙杜里多枢机主教。一生坎坷的加尔文于1540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孩子于同年过世,太太也于1549年离世。3

(三)改教后期的加尔文 (1541-1564)

于1541年,加尔文被邀请回到日内瓦从事宗教改革,经过14年的艰辛,教会终于有了实行教规的权利。同年9月草拟“教会宪章”(Ecclesiastical Ordinances)作为日内瓦教会宪章,这宪章同时为改革宗奠定了组织方面的基础。目前改革宗奉行的“四重教职制”(Four Ministries)就是建立在这一套教会管理规条的基础上。加尔文生命中一个比较大的污点是于1553年发生的塞维特(M.Servetus)被处以火刑事件,虽然整件事不像外界所谣传的由他判决,但却无法完全逃避一定的责任。长期过着流亡生活、牧养难民教会、加上家里又遭遇许多不幸的事,所以加尔文的肖像常常都是没有笑容的。加尔文于1558年连续生病8个月,那时的他认为自己时日无多,费尽一切精力于隔年完成了《基督教要义》第五版,同年创办日内瓦学院即日内瓦大学的前身。加尔文于1564年5月27日蒙主恩召,享年55岁。临终前嘱咐不要在墓碑上留下他的名字,迄今仍不知其墓地之所在。

(四)加尔文的重要著作

加尔文在神学上的贡献可说是相当罕见的,除了他的神学思想代表作《基督教要义》,其著作还包括《罗马书义释》、《诗篇注释》、22卷的《圣经注释》和《答沙杜里多书》等等。迄今这些著作仍被许多学者引用,同时也是学习正统神学的人不可错过的经典。

二、上帝论

上帝将祂的大能透过天地万物来彰显,我们无法测透祂的作为,只有藉着祂给予的启示来认识祂的完全。本部分以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及其神学理念来认识这位奇妙的上帝。

(一)对上帝的认识

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中,开篇便提出,“我们所拥有的几乎所有的智慧,就是那一个真实可靠的智慧,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对上帝的认识和对我们自己的认识。”
4 加尔文之所以选择谈论对上帝的“认识”而不是上帝的“存在”,这表明他的思想是以启示来占据其中心地位。5 若不藉着神的启示,人就无法去参透这位神、去认识祂。这里看到加尔文的整个神学思想的核心立场是:神与人的适当定位,就是把神与人放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上帝是拥有绝对的超越性的。6

加尔文也同样认为神与人的位置虽然会有不同,但祂们彼此之间授予的关系却是息息相关的。在唐佑之的书中也同样提到:“超越是神的本性,但也与内贯相连,祂的内贯乃是与人同在。”7 加尔文强调的就是神拥有绝对的主权,惟有藉着祂,人才得以认识这一位神。

(二)上帝的三位一体

加尔文在其《基督教要义》中提到:我们承认相信上帝,而上帝这个词是唯一的本体,在这个本体中我们承认里面有三个位格。
8 在改教运动时期,路德和慈运理都没有提到三位一体的教义,唯独加尔文详细阐释了这一个教义。由此看出加尔文是赞同特土良所提出的三一上帝论这个词汇与观念,并且做出补充加以诠释。

虽然在圣经中并没有明文提到三位一体一词,但加尔文却从圣经经文中来证明圣灵与耶稣基督共同拥有神性。9 在以赛亚书中记载:祂名称为全能的神,永在的父…(赛九6)。而在Millard J.Erickson所著的《基督教神学》中也同样用类似的经文肯定了加尔文的三位一体的教义。 10

(三)上帝的护理

在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书中的<有关神的知识也彰显在宇宙的创造与护理之中>这一章里,加尔文分别用上帝的创造与护理来看上帝的主权,进一步而言,就是上帝用祂的主权来彰显祂的荣耀与祂的作为。而在这里,加尔文之所以意识到这样一个创造护理的观念,是因为在16世纪所有的改教家中,加尔文他能更敏锐地意识到人生活具有其不确定性和完全偶然性的这个特点。
11 由此可知,人的确需要有上帝的护理与其看顾。

加尔文也认为神创造了宇宙万物,但并不是就此不管,而是用祂的大能来永久护理与保守。简单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事物会在上帝最恰当的护理之外。12 上帝也不仅仅是护理这个世界,祂也掌管这个世界,祂也预定干预一切将要发生的事,而神的护理就是去管理它们。13 因此,加尔文指出我们需要正确教导护理的教义,不要把不幸与灾难推给上帝,更不要邪恶地论断神的作为,夺取神所应得的荣耀与赞美。14

(四)小结

综上可以看出,加尔文认为对上帝之认识是建基于上帝在祂的自我启示中,将自己完全揭示在人的理性和感情所能理解的程度,在此阶段之中,对上帝本体认识之追逐,为人生存之动力,亦是上帝创造人之本意。进而,当人谦卑迎合于上帝并自我降卑之时,方可产生一种对上帝的认知有真切经历之信仰。

三、预定论

在基督教信仰的所有教义中,“预定论”是最令人困惑,也是颇具争论的教义之一。从教会的历史得知,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将“预定论”逻辑推演出来,而历代的神学家也对此教义表达出不同的观点。在加尔文改教时期,为要帮助信徒过有确据的生活,他便在其所著的《基督教要义》中将预定论明确的表述出来。

(一)加尔文对预定论的界定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全能而绝对的统治,决定了他的“预定论”观点。
15 早期加尔文并没有在书中详细陈述“预定论”,只在1536年版中简单提到,而在1559年版中重新整理预定论,并将预定论归入“上帝的要义”、“称义”和“成圣”的项目中,16 从此,预定论就成为了加尔文神学思想的特色。

所谓预定论,是指上帝的永恒旨意,就是神自己决定,祂对世界的每一个人所要成就的,17 也是圣经中天经地义的真理,是不可否认的。18 作为基督徒必须认识到,神的拣选出于祂的旨意,显示了人是从基督的救赎得到丰盛恩典,圣经上说:“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一4节)可见,人是不可能靠行为上的努力或恒心来获取神的拣选,神的主权只拣选某些人享有,完全是神的恩典。19 加尔文的双重预定论是指神预定人得蒙救恩或面临灭亡,祂对人的拣选和遗弃是分不开的,遗弃是拣选的反面,也同样出于神的旨意。很多学者反对这种说法,但并没有明显的圣经根据,仅仅是加尔文对圣经所论的“拣选”的反面推论。

加尔文相信圣经有明确的预定论教导,基督徒若不清楚自己是因蒙拣选而得入救恩之门,就没有信心过一种圣洁得胜的生活。虽然如此,加尔文认为基督徒必须持严谨的态度在上帝许可的范围内认识预定论,并主张在上帝的话以内寻求认识预定论,他说:“凡对我们有益的,必须知道的,圣经都不遗漏。因此,凡经上有关预定论宣布的,我们不得向信徒隐藏,否则我们不是从他们夺去上帝的恩眷,就是否定圣灵。”20

(二)预定论之重要性

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处境上,圣经都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救,只有一部份(即有限的)人会得着拯救,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须确定是在被预定得永生者之中。相信基督耶稣是得救的方法。永恒的拣选是必要的,在实际的生活处境中,生活之约并非平均地向所有人传讲,而在所有听闻福音的人中,亦并非所有人听的都是一样。
21 因为它建立基督徒的信仰,训练谦卑,当人类侧耳听神是如何拣选的时候,圣灵就印证在人的心中,并告诉人,神永恒不变的爱。相信预定论则视作崇拜、信仰确据和圣洁生活的动力和重心,也是认识神与人之关系的最重要的依据。22

(三)小结  

无论如何,加尔文之所以强调预定论,原意不是要咒诅那些在拣选以外的人,反倒是安慰那些在主里的人。好些人担心他们的救恩会失落,但加尔文却强调上帝扶持的大能和恩典;倘若出於上帝的拣选,救恩是不会失落的。也就是说,神从创世前已预定某些人得救恩,这是本于祂绝对的主权和计划。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确信,已被神拣选,这个就是预定得救的确据。“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13:48)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四、救赎论

加尔文在他的救赎论中强调预定论,就是上帝在拯救上绝对的主权和人的无能为力,他表明要解释预定论并不难,从人听到福音后的反应——有些人听了福音会相信;有些人不会相信,还有信徒的信仰告白角度就可以看见一切都在上帝大能的控制中。23 可以说,救赎论是预定论的实现。

(一)罪的存在与堕落

加尔文认为亚当的犯罪是人堕落的源头,因他不止是人类的祖先,也是人性的根源,亚当的堕落使人与上帝的关系被摧毁,离开了上帝的荣耀;这种人与神的关系疏离就带来灵魂的死亡,他描述已堕落的人的理性是被愚昧蒙蔽,意志被欲望束缚。
24

人在堕落以后,就倾向于恶、疏离神,在所愿意的圣洁上无实行决志的能力。堕落的天性造成人对神的事顽固、迟钝和反对。人在道德上盲目,意志虽自由,但自意性(Spontaneity)与奴隶性(Enslavement)却同时存在,以行恶代替行善,他们心中不能产生爱神的心并且缺乏属灵的分辨力,以致不能认识神也无法靠近神。“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唯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4) 25

(二)救赎的必要性

当全人类都因始祖的堕落而被罪恶奴役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罪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就如圣经中所说:“凡从妇人所生的都是污秽可憎的,他们性情也易偏于邪。”(伯5:14-16)堕落的人类在败坏的天性影响下,有与魔鬼同样犯罪的自由,因此神必须彻底改变人的品格,使人重生。
26

上帝已经预知人会犯罪和堕落,所以在创世以前就为人预备了救恩,透过耶稣基督重新恢复人在亚当堕落后所失落与失去的并使神的荣耀再次彰显出来。

(三)恩典的分类

既然救赎是上帝透过耶稣基督为人白白预备的,那就称为恩典。我们可以从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看到神所赐救赎的两种恩典,即普遍恩典和特别恩典。

1. 普遍恩典

所谓普遍恩典就是指神所赐的一般圣灵的感化,是给每一个人的,例如:阳光、雨水、健康、物质、智力、才能,普通恩典有次序、改进、文化、一般德性的根源,增进了真理在人心与良心中的道德,控制了人类罪恶情绪的延伸,使世界不致成为地狱,但却无法使人得救,因它无法除掉罪的核心。
27 克里格博士清楚指出普通恩典的限制。他说:“基督教若没有基督而只有教育及文化,虽能使人聪明、体面,但却改变不了人的性格,就像洗净杯盘的外面而已;我们不能以为改变两岸的风景就能使河中的水变为清洁。”28 因此,虽然每个人都在上帝的普遍恩典之中,但仍然不能明白、测透上帝救恩的奥秘以及圣灵奇妙的工作。

2. 特别恩典

人类在完全堕落后虽有道德做为行事的标准,但在本性上已经败坏了,连灵性也死了,必须基督来拯救。与神为敌的人在企图遵行神旨意之前必须把敌意除掉接受新的性情,他必须重生。
29 这重生是属灵的复活,使蒙拣选的人得到救恩,这就是特别恩典。这特别恩典是上帝藉着祂的道与圣灵,将原本在罪和死亡地位的人带入基督耶稣的救恩中,使他们明白属灵的事,以致灵魂得救。30

加尔文认为上帝的特别恩典不是给每一个人的,只有特殊的人才能得到这救赎,意即加尔文的救赎论强调“有限的救赎”,这有限不是指基督救赎的能力,而是指向救赎的对象。

(四)有限的救赎 31

加尔文说,有限救赎的“有限”是在“范围”而不是在“能力”上。换而言之,人无法赚取或配的救赎的恩典。基督救赎的价值足够拯救全人类,只是其效能却仅限于拯救蒙神拣选的。32 正如在之前的预定论所说,上帝有绝对的主权拣选得救的人,因此,只有被神拣选得圣灵重生的人方能得救;但是为什么上帝不将此恩典适用给所有的人,这不是他所了解的。33

然而,加尔文认为,若赎罪成为普遍赎罪的时候,它本来的价值就已经失掉了;如果赎罪适用于所有的人,但还是有人灭亡就表示救恩在客观方面能拯救所有人,但在实际上却不能救任何人。34

(五)小结

福音派按照加尔文的思想所延伸出对救赎意义及其完整的过程为:恩召、重生、信心与悔改、称义与得后嗣、成圣、圣徒坚忍、得荣耀——与基督联合。
35

正如本论开始就已经表明,加尔文的救赎论对福音派教会起着很大的作用,不单是福音派,对改革宗的影响尤其深远。这些宗派对救赎论的思想和看法就是直接从他的思想而来或延伸出来的,并将之归纳成为其宗派对救赎论的立场。

五、圣灵论

加尔文认为,圣灵是“基督的灵”,而基督正是通过圣灵与我们联结。由此可知,圣灵论是加尔文神学思想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一)拯救与创造

圣灵是使世界改善和完美的动因。上帝的救赎是证明上帝不是创造之后便任由世界自生自灭。圣子的道成肉身,由圣灵使玛利亚怀孕,正是创造被更新的一个开端。
36 加尔文创造的圣灵论清楚地说明上帝一个重要的属性:上帝既是超越的,也是临在的。祂临在世界,不断地使世界持续生存下去,直至祂创造目的的完成。37 维持秩序的圣灵也是所有生命的源头。“圣灵远超过任何受造物。因为这位无所不在的圣灵扶持万物,使他们成长,并在天上和地下赐给他们生命。圣灵在受造物的范围之外,因为祂不受任何限制。圣灵既可赏赐活力、内力的本质、生命,以及活动,祂无疑就是神。”38 在此,加尔文认为圣灵不只做工在拯救的事工之中,也做工在创造的事工之中。

(二)圣灵的位格与圣灵的工作

赫舍林克认为, “改革宗传统强调的是圣灵的‘位格和工作’”
39 改革宗的创始人加尔文就十分重视圣灵的位格和工作。

加尔文主张圣灵有其位格,位格是上帝本体的一种存在而与其它位格互相联系,对加尔文而言,位格必须是在关系中才有意义。当说到圣灵的位格时,必须由上帝的灵以及由基督的灵来了解,也就是说必须通过祂和圣父上帝以及圣子上帝的关系才能了解。40 位格以最平常的话来讲,就是具有主体性的源头,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圣灵的位格,不能离开圣父和圣子,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三)上帝的话与上帝的灵

要研究加尔文的圣灵论,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就是关于上帝的话和圣灵的关系。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上帝的话。加尔文认为圣经的权威来自圣灵。他在《基督教要义》第一卷中就论到圣灵和《圣经》,认为圣灵是《圣经》的作者。
41 加尔文一再强调,圣经的权威不是来自理性或教会的判断,而只是来自圣灵自己的印证,并且,圣灵的见证强过一切的证据。42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虽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但上帝的话是用来宣讲的。43 加尔文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着一种平衡,即:圣灵与宣讲的道是密不可分、彼此相连的。加尔文认为上帝的话是与上帝的灵一同做工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所有对上帝的话的了解,一定要通过圣灵的感动,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读上帝的话就是为了要得到圣灵的引导和感动;其次,所有对圣灵的体验都必需通过上帝的话的检验,来自上帝的灵的感动,必定与上帝的话相符合。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加尔文庞大的神学体系中,虽然内容博大精深,但是,从关注三位一体上帝事工的统一,到细论圣灵将救恩在人身上的施行和上帝对人眷顾中圣灵的重要角色等等,十分明显地,圣灵论在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一直都很重要,他虽然没有单独将圣灵论列出来为一章节,但若细心研究,圣灵其实是加尔文整个神学系统的一条内在线索,他的圣灵论也向我们展示圣灵如何融进整个神学体系和人类的生命里面。本文有关加尔文圣灵论的研究实属冰山一角,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系统化地研究、阐释。

六、加尔文神学思想对现代教会的影响及分析

加尔文的神学是更正教阵营中最有系统、最旗帜鲜明的传统,它也是更正教神学的主干,其影响波及德国、北欧、英国、法国、苏格兰、瑞士、荷兰、匈牙利、波兰、南非、美国,及其他地方。他的神学思想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础。但其广泛的代表性却几近乎宗教改革(Reformation)本身。恩格斯说:“加尔文的理论是资产阶级最勇敢的人的理论。”也就是说,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宗教领域,也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这也是为何我们花以上的篇幅来说明加尔文的神学主要思想的原因。

在神学方面,加尔文的神学体系是宗教改革时期最完备的体系。他在神学上的革新几乎涉及到每一个细节,诸如:在信仰和救赎、预定论、阐释学的解经方法、教会的职能和组织形式、基督徒的生活准则等等。除此以外,还广泛涉及到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

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看,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鼓励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此外,当我们来研究海外宣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加尔文主义曾经是神在使福音传到异教国家时所使用的最重要器皿。加尔文派的这种神学思想和那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宣教士保罗的主张是一致的。路德说,“我为我的意志同胞而生,我是要为他们服务的。”而加尔文则说:“我们要维护的是……把世间全部的人引向上帝,让所有的人崇敬上帝,为他服务。”44 路德的改革只限定在德国,而加尔文积极促成各国新教教会的联合。他真是堪称为“唯一国际性”的改教家。45

wei027b 


注脚:

1 黄伯和,《加尔文神学思想》(台南:人光,1995),9。

2 柯浦(Nicolas Cop),巴黎大学校长,被密告在就任演讲词中具有宗教改革思想。因为柯浦和加尔文是好朋友,所以人们猜测这是加尔文操刀的演讲稿,这事使得加尔文被通缉。

3 林鸿信,《加尔文神学》(台北:礼记,1994),14。

4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2。

5 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172。

6 黄伯和,《加尔文神学十讲》(台北:人光出版社,1995),18。

7 唐佑之《神性论》,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系统神学丛书(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07),2。

8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103。

9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 91—98。

10 Millard J.Erickson《基督教神学》,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华神(台北市: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0),492。

11 蒂莫西•乔治,王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185。

12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26。

13 Thomas Watson《系统神学》,罗伟伦•钱曜诚译。方舟丛书(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1998),173。

14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33。

15 《基督教要义》原书是Calvin :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ited by John T. McNeil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0). 原书先后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1536年出版,1539/41年出版,1554年出版以及1559年出版。本专文参考原书以及中文译本:《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下册(约翰‧加尔文著,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

16 杨庆球:〈加尔文的救赎论──试从路德宗观点比较〉,19。本文曾刊于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出版之《华人神学期刊》总第六期,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17 杨庆球:〈加尔文的救赎论──试从路德宗观点比较〉,18-20。本文曾刊于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出版之《华人神学期刊》总第六期,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18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6。

19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6。

20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下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772-782。

21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下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772-782。

22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297。

23 林鸿信,《加尔文神学》(台北:礼记出版社,1996),117-119。

24 林鸿信,《加尔文神学》(台北:礼记,1996),249。

25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0),57-59。

26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0),61-62。

27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0),165。

28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166。

29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150。

30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149。

31 加尔文有限救赎的理论和亚米念主义的观点相比较,深入探讨请参见韦恩•郝思,《基督教神学与教义图表》,(台北:华神出版社 1999),99-100。见附录Ⅰ。

32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0),139。

33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138-140。

34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138-140。

35 赵中辉,《神学名词辞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7),258。

36 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59。

37 Paul Helm,The Providence of God (Dowers Grove:Inter Varsity,1994),88.

38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方舟丛书(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97。

39 郑仰恩等著,《路德和加尔文的圣神神学初探——宗教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竹市:中华信义神学出版社,2006),72。

40 林鸿信 《加尔文神学》(台北:礼记,1996),74。

41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方舟丛书(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2007),38。

42 陈喜瑞,《金陵神学志 <加尔文圣灵论初探>》(中国:南京金陵神学院:2010),169。

43 Gerhard Ebeling, Word and Faith (Philadephia: Fortress, 1964),328.

44 Lucien Febvre,Martin Luther, A Destiny (New York: E.P. Dutton), 212.

45 Williston Walker,《基督教会史》,谢受灵与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0),622。

参考书目

伯特纳。《基督教预定论》。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

陈喜瑞。《金陵神学志<加尔文圣灵论初探>》。中国:南京金陵神学院,2010年第2期。

黄伯和。《加尔文神学十讲》。香港:人光,1995。

林鸿信。《加尔文神学》。台北:礼记,1995。

Millard J.Erickson。《基督教神学》。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台北市: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0。
唐佑之。《神性论》。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07。

Thomas Watson。《系统神学》。罗伟伦•钱曜诚译。方舟丛书。台北市:加尔文出版社,1998。

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历史与思想研究译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

韦恩•郝思。《基督教神学与教义图表》。台北:华神出版社,1999。

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

约翰•加尔文。《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卷。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翻译小组译。方舟丛书。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

赵中辉。《神学名词辞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7。

郑仰恩。《路德和加尔文的圣神神学初探——宗教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信义神学出版社,2006。

Ebeling, Gerhard. Word and Faith. Philadephia: Fortress, 1964.

Helm, Paul. The Providence of God. Dowers Grove: Inter Varsity, 1994.

Wendel, Francois. Calvin, Philip Matrans. London:Fontana, 1965.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027 加尔文与其神学思想研究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