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ivingwaterstudio.net
wei149 末世论:探讨人死后之「居间状态」的可能性
撰稿:林谦谦
引言
华人对于人死后的世界,有许多矛盾的解释,有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有者坚信死者的魂魄会进入轮迴,消除记忆后以另一个身份生于世界。不论是何种看法,对死者身边的人来说,一切与他经历的过往便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当然,我们很清楚这些看法并不符合任何一种神学立场,也没有逻辑和学术意义可言,充其量只是反映了人的一种想像与希冀,以降低其面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上至君王,下至市井小民,任何人在死亡面前都束手无策。
而身为基督徒,纵然知道耶稣再来时我们都将得赎与复活,但耶稣再来之前死者何去何从,仍是我们无法消除的疑惑,尤其对于经历家中亲友过世的人来说,这个探讨更显急迫。因此站在牧养的角度,人死亡直到复活之间的居间状态为何,这方面的探讨和掌握有着教牧关怀的目的,以便帮助信徒在上帝的应许中得安慰、享平安,也让未信者认真看待自己的生命,作出正确的信仰选择,这也是本文研究此课题所期待达到的效果。
居间状态包涵了人死后的去处与境界,以及死者本身将产生的变化。本文首先将提出历史上关于居间状态的各种说法,与圣经进行对照,并检视这些看法的合理性。接着整理出人观中关于一元论与二元论的辩论,再说明其对人死后状态的影响。最后本人将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瞬间复活」与「一元论」如何为个人末世观提供更好的解释。
居间之境
当基督迟延,尚未回来结束这个罪恶和死亡的世代时,人们开始思考死后会去哪里,是否有个地方,让这些已死之人的灵魂暂居,好与世上活着的圣徒一同等待基督和新耶路撒冷的降临?[1]这个问题虽然普遍,但要回答并不容易,因圣经中提供的线索不多[2],而圣经中出现的几个名词,成为历史上被提及作为居间之境的可能性,包括阴间、炼狱、乐园、地狱和天堂。[3]以下一一说明。
在旧约圣经中,希伯来文「阴间Sheol」出现了大约65次,有地的极深处、坑洞、坟墓,甚至死亡的涵义。[4]从旧约对阴间复杂多样的描述中,我们归纳出那是人死后的去处,并想象其整体氛围是幽静、黑暗、荒凉。[5]而即便如此,上帝却能在那里与人同在(诗139:8),因此似乎不只是恶人,连义人死后也会来到同样的地方。到了新约,希腊文以Hades来表明类似的场所,但意义上更偏负面。财主所到的阴间有火焰,使他在那里极其痛苦(路16:23);使徒约翰所见之灰马的异象中,骑马者拥有死亡和阴间的权柄以杀害世上的人(启6:8),而最终,死亡和阴间会受到审判且被扔到火湖里(启20:14)。
我认为我们难以确定阴间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它真正的样子在圣经的描写中不大一致,更使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与死亡有很强烈的关联,且与上帝永活丰盛的属性完全对立。我认为阴间与死亡这两者也可被理解为语言上的重名法,虽是不一样的名词,却表达非常相近、难以划分的概念。既然如此,《使徒信经》中耶稣「降在阴间」的说法,就不一定要被理解为耶稣去到了某个具体地点,而是表示耶稣经历了真正的死亡。
在天主教的教义中,「炼狱」是圣徒的灵魂前往天堂之前,让他们的罪能被洗涤净尽的地方。[6]换句话说,这个地方是为信主的人设置的,让心灵不完全的基督徒死后还能透过受苦获得补赎的机会。[7]此说法虽是从希伯来书九章27节「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延伸而来[8],但炼狱一词却从未在圣经中出现过,甚至因隐含着「行为称义」的思想而违背了圣经中的救赎观,这也是新教无法接受此教义的原因。[9]说句调侃的话,既然「一切受造之物都叹息劳苦」(罗8:22),且若受苦真能将罪抵销,那么圣徒大可不必等到死后进入炼狱,在世上每一天的生活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事实上,仔细探究罪恶与受苦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能发现受苦是犯罪的结果,而非除罪的方式。另外,炼狱的说法预设了罪的短暂性和相对性,这是否与圣经中的罪观相符,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接下来,谈一个让人较愉快的名词——「乐园」,这是主耶稣亲口对一个将死之人明确提及的地方,「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也是保罗的亲身经历,「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林后12:4)。这些经文似乎暗示乐园是耶稣再来之前已经存在的地方,是领受救恩的人离世后安息之所,当中有言语和讯息的交流。关于乐园,有者将其视为与「天堂」同义[10],也有人认为乐园与天堂是不同的概念,否则耶稣没有必要改换词汇[11]。当然以上两种看法都属于推论,而不论乐园是否作为天堂的代名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乐园是属神的人离世后的盼望,因死后并非灰飞烟灭,乃是被安置在一个美好、有生命力,更有主同在的地方。
「天堂」和「地狱」是基督徒常挂在嘴边,提到信者与不信者将来面对大审判之后的去处。但相信有居间之境的人,一般是把天堂和地狱归为最终的永恒状态,而非居间的场所。但由于居间状态与永恒状态尚有意义模糊的部分,所以本人依然将天堂和地狱纳入讨论范围。天堂又称为「天国」、「神的国」、「新天新地」或「新耶路撒冷」[12],约翰在启示录21章巨细靡遗地描绘了天堂荣美的样子,是圣徒们作为「新妇」,迁入与丈夫同在、亲密无间、同享权柄的新领域。从有限的资料来看,这样的描述与乐园的性质可谓相当一致,本人甚至认为乐园是天堂的另一种表达,以便在不同情境突显该领域不同的特征。
相反地,地狱则是一个与神永远隔绝的地方,用来形容恶人的結局[13]。地狱的希腊文Gehenna是来自希伯来文GeHinnom,指的是当时人们垃圾场「欣嫩子谷」的场景,所以有许多学者认为,当主耶稣提到地狱中有不灭的火和不死的虫时,是一种喻像的说法。[14]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能用以形容地狱的词汇,包括黑暗和哀哭切齿(太8:12、22:13、25:30)、墨黑的幽暗(彼后2:17、犹1:13),以及硫磺的火湖(启20:10)等,都表明一个事实,那里与天堂有截然不同的景象,不但作为一种永恒的刑罚,也是非信徒在世上死亡生命的实现,是一个真正被死亡笼罩的地方[15]。
人死后的状态
人死后究竟经历什么变化?是停止了一切意识活动,抑或进入另一个属天的社会继续生活?是直接拥有一副新的身体,还是脱离躯壳的束缚而四处飘荡?对于这些问题,有两个相当普遍的推论,一个是「灵魂沉睡说」,另一个是「瞬间复活」,这两种说法背后都是依附于不同的人观而产生的。[16]
「灵魂沉睡说」是指人的灵魂在身体失去功能后便进入了深深的睡眠,是一种毫无意识或梦境的状态。[17]此观点是根据圣经提及死亡时所使用之「睡」的字眼[18],包括睚鲁的女儿(路85:2)、拉撒路(约11:11)、司提反(徒7:60)、大卫(徒13:36)等。具有此观点者多数也持有一元论的看法,因一元论将灵魂和身体当作同一个实体,认为没有身体,灵魂也无法运作,故只能在沉睡中等候全人复活的日子。[19]但我觉得这样的人观是矛盾的,一元论的支持者只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却没有真正把两者当作一个实体、一件事情。按照灵魂沉睡说,身体的消失造成了灵魂失去原本功能,但灵魂的沉睡,岂非仍是一种存在的方式?看似从一元论的立场出发,实则依然将人二分化了。
圣经中「称死为睡」的表达或许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圣经从来没有提到死者的「睡」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睡」从性质上来说是短暂的,也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睡觉的人不会产生恐惧感,而是知道几个小时内必然再次醒过来[20],甚至睡醒后能重新得力、精神抖擞。我想,圣经中的「睡」并非说明一次真正的沉睡,乃为与死亡的绝望无助形成对比。将「睡」进行字面解读并发展成灵魂沉睡说,似乎有欠说服力。再者,若参考耶稣登山变相与已故之摩西和以利亚见面说话(太17:3),以及参考财主和拉撒路对话(路16:23-31)的例子,似乎更否定了灵魂沉睡一说。
另一个死后的观点是「瞬间复活」,这就没有任何过渡的状态可言,而是死后直接复活并领受被更新的、属天的身体。[21]这被视为保罗针对圣徒复活的晚期观点,因为其晚年书信罗马书八章和歌罗西书三章只提到了圣徒的「显现」,并非「复活」。[22]此观点由于没有灵体分开或居间状态的思想,似乎成全了一元论的主张。[23]然而我们怎么看待几千年来人们死亡与复活之间的时间差?若复活后与生前拥有的是同一副身体,当死者的身体腐败之时,我们又如何理解瞬间复活?这些疑问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
本人观点
首先要处理人观的问题,因为关于「居间之境」以及「人死后有何变化」的探讨,绝对牵涉到我们对人的观点。
人观中比较传统的二元论看法,学者们宣称人是由物质的肉体与非物质灵魂组合成为一个本体,这个理论发展的推动力正是对死后世界的疑问,意即人死后灵魂将离开肉体在另一个时空活着。[24]但是,学者Michael D. Williams认为圣经中找不到任何能支持此观点的论据[25],甚至认为二元论是将灵魂的重要性凌驾于肉体之上[26],仔细想来,这似乎潜藏着诺斯底主义的影子。
反之,一元论则将全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无区别灵或体,人的不同元素也无法个别存在[27],Williams称此理论为「物理主义人类学Physicalist anthropology」,坚持拥有肉体才使得人之所以为人[28]。事实上,从世界被造的那一刻起,创世记中所有的描述及对人的吩咐都离不开物质,像是结果、生养、管理、不可吃,甚至是亚当和夏娃的名字所蕴涵的意义(创1-2章),足见人与世界、与万物的连系相当紧密。[29]而正如Karkkainen所说,人类特殊的自我价值,并非建立在与其他受造物的比较上(例如:有无灵魂),乃建基于与上帝持续性的关系中,并参与在上帝谱写的宏大叙事里。[30]另外,从敬拜史来看,不论是东正教、天主教或新教中的礼仪教会,在敬拜上帝时都强调人体每一感官的投入,除了理性思考之外,还要融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元素,以便达到全人的敬拜。再者,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圣经中出现的「灵」、「魂」、「体」这类字汇,其实都是指涉整体性的那「一个人」,而非人的不同组合成分。[31]
很明显的,本人的观点倾向一元论,且支持圣徒「瞬间复活」的说法。这看似违背了保罗几次将复活和身体更新一事,连于耶稣归来(腓3:21、帖前4:16、帖后2:1)的讲论[32],但我认为要理解保罗的概念,还牵涉到一种「时间观」。我的意思是,我们所处世界的时空,与人死后进入的永恒境界,并不能相提并论。[33]「永恒」并非时间的无限堆叠,而是一种全然不同的维度与状态。周学信老师曾表示,人们在时空当中经验到的是「断层」,亲友们看见死者的身体留在了世界上,但对于离世的人来说没有断层,而是全人去到了主那里。所以保罗书信的内容,也是从时空中人们理解的角度所写的,按照世人的视角,从前已死的人复活了,但按照永恒的视角,圣徒与主一同归来。
结论
本文首先整理了学者们针对居间状态提出的各种看法,包括人死后所去之处以及人本身将产生的变化。本人驳斥了阴间、炼狱与灵魂沉睡说的居间理论,并从一元论的角度出发,大胆假设居间状态即是最终状态。意即非信徒离世后即落入地狱承受永恒的刑罚,而领受救恩的基督徒离世后,则直接复活并进入称为乐园的天堂,享受天父永恒的同在。
在一元论与二元论的辩论中,本人发现Michael D. Williams的期刊文章“For You Are With Me: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Intermedia State”中一元论的立场有充足的说服力,因此引用这篇文章成为本人论证的辅助。虽然他仍无法解决死亡与复活之间「时间差」的难题,但他在文章最后提及「死亡对全人造成分裂」的论点发人深省,值得一读,未来也可尝试结合圣经观点继续进行探讨。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
参考书目:
張永信。《末世神學初探》。香港:天道,2007。
唐佑之。《末事論——未來的盼望》。香港:真理基金會,2008。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台北:校園,2010。
魏連嶽。《死亡神學》。台北:校園,2016。
艾麗森·摩根。《認識死後的世界》。屈貝琴譯。台北:校園,1999。
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從舊約傳講末世論》。闕滄海、宋梅琦譯。美國:麥種,2015。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台北:華神,2002。
BIBLIOGRAPHY:
Michael D. Williams, “’For You Are with Me’: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Intermediate State”, Presbyterion, Vol. 45, No. 2 (2019).
注脚:
[1] 張永信,《末世神學初探》(香港:天道,2007),頁213。
[2] 唐佑之,《末事論——未來的盼望》(香港:真理基金會,2008),頁20。
[3]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台北:校園,2010),頁382。
[4] 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從舊約傳講末世論》,闕滄海、宋梅琦譯(美國:麥種,2015),頁34-35。
[5]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頁389。
[6]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台北:華神,2002),頁496。
[7] 張永信,《末世神學初探》,頁217。
[8]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頁496。
[9] 魏連嶽,《死亡神學》(台北:校園,2016),頁190。
[10] 艾麗森·摩根,《認識死後的世界》,屈貝琴譯(台北:校園,1999),頁213。
[11] 魏連嶽,《死亡神學》,頁196。
[12] 艾麗森·摩根,《認識死後的世界》,屈貝琴譯,頁222。
[13]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頁386。
[14] 同上,頁385。
[15] 艾麗森·摩根,《認識死後的世界》,屈貝琴譯,頁220。
[16]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頁494。
[17] 同上,頁493。
[18] 同上。
[19]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頁400。
[20] 同上。
[21] 唐佑之,《末事論——未來的盼望》,頁24。
[22]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頁501。
[23] 陳俊偉,《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頁402。
[24] Michael D. Williams, “’For You Are with Me’: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Intermediate State”, Presbyterion, Vol. 45, No. 2 (2019), p. 19.
[25] 同上, p. 17.
[26] 同上, p. 19.
[27] 張永信,《末世神學初探》,頁214。
[28] Michael D. Williams, “’For You Are with Me’: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Intermediate State”, Presbyterion, Vol. 45, No. 2 (2019), p. 20.
[29] 同上, p. 27-28.
[30] 同上, p. 18.
[31] 同上, p. 21.
[32]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蔡萬生譯,頁502。
[33] 張永信,《末世神學初探》,頁214。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149 末世论:探讨人死后之「居间状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