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ivingwaterstudio.net
wei076 慈爱的神为何允许苦难存在
撰稿:楷文
绪论
苦难可以称为人生旅途中常面对的严峻现实,没有人喜欢苦难,但却无法逃避。苦难临到时,似乎只能消极地承担——这是一种身心灵的无助,忧愁与痛苦一直持续者。神既然是慈爱的,为何容许让苦难存在?这位无所不能的神在哪里?为何祂不拦阻这一切的发生呢?甚至世界上某些角落有人正在遭受非人道的痛苦,我们怎么还能说这位神是慈爱的呢?神怎么会让这些苦难临到呢?所以,上帝要么就不是全能的,要么就不是全善的,要么就是更本没有神的存在。[1] 世俗主义者亦无法对人类受苦的难题提供令人满意的答复。而一些人文主义的哲学[2],却又制造出更多的困惑[3],使人更加沮丧。神为何容许苦难发生,这是人生的奥秘。 苦难似乎与神的慈爱是互相矛盾、无法共存的,人的思维在相对主义的熏陶下有一种默认的认知——有苦难就表示神的爱不存在;神的爱存在就不应该有苦难。
苦难确实是人生当中无可避免及逃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无从解释。人在受苦的时候会产生迷茫,有说不尽的怨言,在苦难的咆哮之下,苦难这条路是那么孤单与漫长。古今中外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者尝试剖析苦难的意义与目的,好让受苦者能在悲伤当中产生正能量去胜过。然而最正确的解释应该回到圣经里头,藉着神的启示使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明白苦难在神旨意里所扮演的角色。[4]
一、苦难的定义
叔本华认为苦难是肯定性的,而满足和安乐是否定性的。[5] 路易斯则指出,人之所以面对苦难是因为人类的堕落与邪恶,这是当人错误使用自由意志所导致,进而产生罪。因为当初在那个可以选择的大前提下,人类的始祖亚当选择了一个遭受痛苦的决定。在自由意志未被罪污染之前,人可以做出对或错的选项,遗憾的是,当我们选择违反道德律,就如同选择违反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必将招致痛苦。[6]
苦难的英文字Suffering源于拉丁文Suffere。这个字是由suf及ferre所组成的,意思是“在重压下所背负的”。在新约中,表达痛苦和苦难的词非常丰富,在旧约圣经,耶利米书中用ke’eb来表达痛苦,指肉体的病痛或心理的苦楚[7]。在旧约的申命记当中用tsar来表达遭难、痛苦、疼痛。除此之外,旧约中还有用‘amal(灾害)、ra(苦)、metsar(愁苦)、kaab(疼痛)来表达类似的意义。在新约中用来表达苦难的词汇有pathema(苦难)、penthos(悲哀)、odiny(生产之苦)等等。[8]
按马有藻博士的观察,苦难与邪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邪恶就不会有苦难。无论如何,苦难都是我们所抗拒的,它并不在神美好创造的一部分,乃是因为人的堕落而产生的元素。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二、各学派及学者对苦难的诠释
(一)最好的可能世界说
哲学家莱布尼兹等一些人曾辩护说这个世界虽然有存在,但已经是神所能造的最好的世界了。在逻辑上某种恶是必要的,为的是达成某中良善的结局。举例来说为了怜悯受苦者,就必须有人受苦,所以,最好的可能必须包括某些恶事。
(二)培养品格说
教父爱任纽所提倡的论证:人类受造是在道德不成熟的状态中,为了使人达到完全的成熟,就必须让人接受不同形式的痛苦和苦难。
(三)苦难仍在必有因说
世界事物的发生皆出于神,人不能明白乃是因理想有限、信心不足。如果理性不能满足人对苦难的解释,至少属灵的见成为面对苦难的亮光或能力。因此,神允许苦难的存在,必有其原因,苦难的作用有时乃使人反思,人生是何等需要神与神的怜悯、安慰。在耶稣的生平中,祂也常与痛苦争战,勉励人避开对世界满、不公义之争议,反之悔改归神为重。[9]
(四)道德均衡说
从奥古斯丁的神义论说起,神有绝对的权能。罪恶与苦难存在,是为保持道德的均衡。神的权能为预定论的基础,并不否定人的自由,善恶是人自由的抉择,原罪却是与生俱来的。[10]
(五)证实神的存在说
如果能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上帝存在的话,那么邪恶和苦难可能会是其证据。因为苦难和不公义的存在,所以人能对照一位全然公义的神存在。[11]
无论那种论说,当论到人的苦难,就必会提出神的情感问题,如果神有情感,那么神是否会改变呢?神不能改变,旧约中提说神的后悔,不是意志,而是情感的,表明祂在受苦。这一理论被教会历史成为“父神受苦”,其在解释上弹性很大,从奥古斯丁到加尔文,从经院神学至现代思想,说法不同,但都趋向一个定论:神是受苦的神。神为人受苦是十字架的道理。[12]
三、慈爱的神为何允许苦难存在
基督教神学家巴特认为,苦难是一种教育人认识神的的功课。在伊斯兰教里头,一般认为,苦难是刑罚也是“锻炼”,是神的工具,具有劝诫人的作用。[13] 英国哲学家麦奇(J. L. Mackie)在其著作《有神论的奇迹》中论到 “如果有一位良善又有大能的上帝存在,那么祂就不会容许没有意义的邪恶发生。然而因为世上确实有许多不合理、无意义的邪恶发生,所以基督教传统中所认为的那位良善又有大能的上帝是不可能存在的。不过其它宗教里的神明可能存在,无神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但基督教传统中所认为的上帝绝对不可能存在。”其论述的破绽乃因其存有一个错误的前设,即世界上充满了没有意义的邪恶;如果其对本人无意义,那它(苦难)必定无意义。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或想象不出上帝怎么会让某件事情发生,就说某件事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作者称之为“一种高层次的盲目信仰”。我们必须坦诚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科学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我们无法完全参透其中的所以然,但是诚如Alvin Plantinga的引用的蠓虫的例子,即便我们肉眼或许无法察觉并不表示不存在。[14] 神全然信实、公义、慈爱、及良善的属性并不会因为人的失信而作废。即便人因为自由意志被罪污染,进而让罪进入这个世界,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在神的全知全能之外,仍旧在神的护理之中。因此,神已经能够藉着这个“苦难”造就属于祂的子民与百姓,套用路易斯的观念:“人类的痛苦并非为了完成上帝自己的计划而刻意注入在我们的生命中”。换言之,这因邪恶所产生的罪应该是人的责任,不是神的责任。但因为神慈爱[15]与公义的属性,因此他愿意为人解决罪恶带来的结果。但是不要忘了神公义[16]的属性,因此他同时必须向人追究罪恶带来的结果。
(一)神的良善
如果我们轻视“爱”这个字的含义,一直以人为中心作为思考基础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调和人类的困难与良善的神可以并存的事实。[17] 神所赋予我们的爱并不是盲目的,如果这位创造宇宙的主宰,只是对我们的生活法则没有要求,任意我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无论我们如何悖逆他都愿意无条件的以爱包容我们的话——我想,这只能说是一种溺爱,不是完全的爱。如果我们期待一位只会爱我们却不会管教我们的神,那么恐怕这位神比较像是个傀儡。爱与公义的属性是不矛盾的并且是相容的。如果你爱一个人,却见到有人在伤害他,或者说他正在自我伤害,那么你绝对会愤愤不平,对吗?
“试想当我们看到所爱的人,因着没有智慧的行动或一段关系而遭受到伤害时,我们会有何感受?我们会像看到陌生人受伤时那样无动于衷吗?绝对不会……爱的反面不是愤怒而是憎恨,但终极的憎恨是漠不关心……上帝的愤怒不是一种怒气的爆发,而是一种对罪癌的坚固反对,因为它已经侵蚀了整个人类的内心,而人类是他全心所爱的”[18]
上帝就好比一个外科手术医生,一位越是专业的医生,在施行手术的时候就越手下无情,在手术完成之前是不会听从病人的哀求而停止手术的。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建立在神慈爱与良善的属性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帝的愤怒是源自他的慈爱以及他对受造界的喜悦。他憎恨邪恶和不公义,因为他们摧毁了所造世界的和平与完善。
(二)人的堕落
奥古斯丁认为,万物在上帝在创造时都是好的,恶之所以进入善的世界是因为罪的污染所导致。当以撒但为首的一部分天使为迷恋得着更多的能力,偏离了了上帝,堕入自己的善之中,仿佛自己可以是善时,就堕落了。[19] 路易斯亦认为是因为在这个善的世界中有很多东西偏离了正道,进而有恶的产生——一种善的缺乏的观点(恶非本体 nonentity)。他称恶是一种寄生虫,是变坏的善。当人一意孤行想要得着与神同等智慧的时候,就显明了人的骄傲乃罪最根本的源头,一种“彻底与上帝为敌的种心态”。[20] 罗马书一章18-32节清楚阐明人如何拒绝认识这位上帝。“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罗1:28)。按照加尔文的观点,人不仅仅不顺服上帝的启示,一意孤行做神所不喜悦的事,甚至“用他们自己属血气的愚蠢尺度去衡量”[21] 因此,人的原罪将自己带入带自我为中心,意志偏离了最高存在而转向较低的存在“,是人弃绝不变之善的上帝,转而依靠自己,导致必须面对苦难的结局。[22]
小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必须面对悲剧、苦难、不公义等问题。对于已经相信上帝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不小。但对于不相信上帝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更大。当我们天真的以为只要放弃对基督的信仰就能够面对邪恶的问题的话,这或许是一条人理性可以通往的道路,但遗憾的是,这也是一种无知的错误。我们的救主耶稣并不是坐在高高的宝座,翘起二郎腿。相反的,他是主动积极的参与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或者我应该说参与在我们的苦难当中。在耶稣基督里,上帝经历了最深的痛苦;因此,即便基督的信仰或许并没有为每一件苦难提供明确的解释,但它却提供了深厚的资源,使人能以盼望和勇气来面对苦难,而不是以苦毒与绝望来面对它们。[23]
四、苦难意义的再思
苦难就好象骇浪惊涛,但它扑向我们时,我们似乎束手无策,有一种无语问苍天的感觉,那一份撕心裂肺的痛楚是如此的真实与难挨。与其说苦难是人生化妆的祝福,还不如说苦难有如信心的望远镜,使我们得以看见神的慈爱、良善、护理。在受苦的时候,神有时确实将自己隐藏起来,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我们,他没有忘记我们。无可否认,当我们人生在经历苦难时却又看不见意义或出路的时候,确实叫人沮丧与无助。以下我们将剖析苦难对我们的意义。
在经历苦难的时候犹如经历神的管教与磨练。无可否认,一般逻辑思考都倾向苦难是负面的,也没有一个人会邀请苦难进入原本顺遂的生活环境里头。诗篇一一九篇71节: “我受苦是对我有益的,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法。”苦难所带来的冲击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在经历以后,某然回首之际,我们赫然发现那是我们个人灵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段人生。从而看见神那双在背后扶持的手,进而更加的信靠他、顺服他。[24] 苦难使得人更加明白信仰的重要性,前提在于要认识人堕落在罪中并刚硬不信的状况,并且思想是徒劳无望的,那么人才真正需要正确的信仰。[25] 基督徒依旧需要面对困苦难,依旧需要承受苦难带来的伤害、苦毒等等。但是,唯一不同的我们知道以马内利的神与我们同在,苦痛的程度依旧,但是因为有主的同在与安慰,因此我们能在苦难中赞美,我们能在苦难中站立,我们知道主耶稣基督得胜与救赎的力量与我们的痛苦同在,因此我们就可以勇敢的走下去。
苦难能彰显神的荣耀,但是神绝对不是苦难的起因。约翰福音第九章就记载了耶稣否认苦难的传统解释。耶稣明确的回答“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彰显神的作为。”耶稣的这个回答为每一位正面对苦难的肢体带来曙光与盼望。这显示了即便在人看来是最低档次的苦难,在神的“被救赎”恩典里头,起了转化。一个看起来犹如人间悲剧的天生瞎眼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用来彰显上帝的作为。我必须再次强调,有时候,上帝可以透过这样的作为彰显神的荣耀,但是这绝对不是神主动附加在瞎眼人身上的命定。但是,当我们在未知的苦难认识这位上帝以后,我们不单生理的眼睛得以看见,甚至我们属灵的眼界也被打开,让我们看见神的同在,让我们见证神的荣耀。[26]
全然败坏的人类再也没有择善的能力。[27]人类试图建立社会福音等等的管道,希望能摆脱眼前的死胡同,希望能彻底摆脱苦难的辖制。事实证明,惟有耶稣方能解开眼前死亡捆绑的枷锁。因此,人人需要主耶稣基督而来的福音,惟有在主里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面对全然败坏的光景,惟有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渺小,才意识到束手无策。因此,我们才知道就只有靠主耶稣了,那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十字架的救赎。因为,只有仰望这位创始成终主的时候,我们就能有启示录21:4节里头所提及的那新天新地的盼望,那个时候没有死亡、没有眼泪、当然也不再有苦难。
在我们有限的理性思维里头或许无法参透苦难的意义,但是我们知道它是既存存在的。路以及形容“苦难为一个“大喇叭”(megaphone),呼唤人转向神”[28]。与此同时,苦难所带来的痛苦亦是一个指标,指引我们人走向一个无痛苦与苦难的人生境界。[29]
结论
上帝的全能、良善、与其慈爱的属性与人类的苦难并没有任何的矛盾。邪恶所导致的苦难并不是出于上帝,而是人堕落所导致的窘境。无可否认,苦难是因为罪所带来的,因此我们不会说苦难本身具有正面的元素。但是全能全知的神依旧能在人的背约以后所犯下的错误的世界中施行他最原本的计划。即便因为人的罪导致罪的污染进入世界进而产生苦难。神不是没有能力阻止苦难的发生,神依旧允许是因为他不能与自己全然公义的属性相矛盾。神的智慧远超我们人类所能及,神竟能藉着苦难再次让我们实际体会到他的同在、救赎、恩典以及护理。上帝藉着主耶稣在不违背父旨意的大前提下帮助我们面对苦难,藉由耶稣十字架的救赎,使得人可以因信主耶稣而被救赎,并得着永恒的盼望。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阿曼德尼克力。《终极之间)》。卢筱芸译。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陈约翰。〈基督教护教学〉。授课讲义。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马来西亚,2017年9月27日。
葛培理。《浩劫前夕——困难的透视》。陈吴郁娜译。台北:校园出版社,1985。
梁燕城。《苦罪玄迷》。香港:天道,1986。
理查德柏瑞特,《将人的心意夺回——基督教护教学简明手册》。王志勇译。台北:改革宗,2007。
路易斯。《卿卿如唔》。喻书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痛苦的奥秘》。林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汪咏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古德恩。《系统神学》。张麟至译。美国:更新传道会出版社,2011。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台北:天恩出版社,1999。
区应毓。《苦难与希望》。加拿大:恩富协会出版社,1998。
叔本华。《论世间苦难》。霍林戴尔与刘彬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10。
唐佑之。《苦难神学》。香港:卓越书楼出版社,1991。
提姆凯乐。《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时代相信上帝的理由》。吕允智译。北美:更新传道会出版社,2013。
杨腓力。《有语问苍天》。黄陈妙玲译。中国: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魏司坚。《耶稣对国度的教训》。任以撒译。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10。
Wick John. Evil and the God of Love. San Francisco: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注脚:
[1] 博托其(Peter Brett)曾说:“如果神是全能的,是这么多恶的创造者,那么他如何可能是良善的呢?如果他是良善不愿意有恶,否则他是否如我们所界定的那般全能呢?然则岂非有一存有为世间诸恶的来源,并非他良善的旨意所能控制的?”参自:陈约翰,〈基督教护教学〉(授课讲义,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马来西亚,2017年9月27日),65。
[2] 宗教哲学家 A.J.Plantinga (自然主义无神论者)说:“基督教是无稽的,要打倒它,你只要将罪恶与痛苦搬出来就足够了。参自:梁燕城,《苦罪玄迷》(香港:天道,1986),20。
[3] John Hick认为恶的存在为的是让人通过试探,正确的抉择,发展起正直无私、勇敢和爱的品格,最终能分享神性的生命,自由的爱、信靠、敬拜上帝对人的美好旨意。参自:John Hick , Evil and the God of Love. (San Francisco: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4]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神学系列2(台北:天恩,1999),2。
[5] 叔本华,《论世间苦难》,霍林代尔与刘彤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
[6] 因此,具体而言路易斯认为人类痛苦是内在可能性的第一个原因是人类滥用了自由意志,路易斯主张,人类堕落的事实是人的本性使然,虽然看起来罪是不可避免的但罪仍然不可姑息人起初受到引诱远离上帝,都是堕落的恶果。第二个原因,路易斯认为是人的自我意志导致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受造之物的地位,从而使人走向与本源的割裂和分离。这正是基督教称作“堕落”的行为。路易斯认为在伊甸园的早期,人在堕落以前人类的灵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机体的,即便当时的人不再服从上帝,这种控制也可以继续。但人类不了解人对自己机体的主权只是对上帝主权的代表,因此,一旦人不再成为上帝的代表,人就失去了这一主权。随后,人把自己同存在的本源割裂开来,也就等于把自己同控制机体能力的本源割裂。在人类堕落以后,路易斯认为上帝就通过自然法则来控制人的机体,“人的五脏六腑不再听命于他自己的意志,转而遵循平常的生理规律,无论这种生化规律给人带来痛苦、衰老还是死亡,人都只能忍受。人的心里开始生出一些欲望,不是出于理性,而是由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导致。于是,人的思想便受制于心理法则和类似的法则,上帝正是用这些法则来掌控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的心思意念。……人类因堕落而失去的是其原本的种族属性。‘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人的整个机体曾经在属灵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回了纯自然状态,人的灵便沦为肉体中的寄宿者甚至沦为肉体的囚徒。由此,人的灵尽管还有可能会归向上帝,却因此必然得经历痛苦挣扎第三个原因,路易斯认为是因人的灵喜爱自我,因此人的灵极易导致骄傲、野心、嫉妒,贪婪,而人的灵也无法辖制人的本性从而变得不但无能还极容易败坏,还不断向机体输送各种欲望,这样,人自己就给自己和他人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痛苦和苦难。参自:路易斯,《痛苦的奥秘》,林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71。
[7] 路易斯认为痛苦的意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一种是自身感到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程度较低的痛苦,另一种是当事人不喜欢的生理或心理体验。第二层痛苦的含义基本上是“苦难”、“苦恼”,“苦楚”的同义词,而更多意义上痛苦指的就是这层意思,苦难或痛苦多指的的是当事人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体验,无论是生理方面上还是心理或心灵层面的。 据最近挪威一项研究发现,较低程度的疼痛会使人产生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路易斯时代的临床医学观察发现,那些在临床身体上经受痛苦的患者在一段时间以后总会接受疼痛的事实,患者经过接受事实的历程以后,品格力量和顺服精神会大大增长。而心理上的痛苦则比起身体的疼痛来说更加普遍并更加难以忍受。人如能接受心理痛苦并勇敢地面对痛苦的根源,心理冲突也可以起到净化品格,使人变得更坚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不愿面对问题的根源最终造成精神疾病的案例。不过,实际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可以克服心里痛苦甚至精神疾病,如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路易斯认为,这样的人经常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能够变得更加勇敢、坚强、敏锐,成为经过锻造的钢铁。参自: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苦难的价值:路易斯苦难观基本内容,25-26。
[8]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3-4。
[9]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125。
[10] 唐佑之,《苦难神学》(香港:卓越书楼,1991),12。
[11] 提姆.凯乐著,《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时代相信上帝的理由》,吕允智译(北美:更新传道会,2013),31-32。
[12] 唐佑之著,《苦难神学》,13。
[13]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32-39。
[14] 提姆凯乐,《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时代相信上帝的理由》,32-33。
[15] 神的慈爱是指神永远的为人捨己,拾己是神的本性之一,为的是将福分或益处带给别人。约翰告诉我们“神就是爱”(约一 四8);“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三16)。参自:古德恩,《系统神学》,张麟至译(美国:更新传道会,2011),180。
[16] 神的公义是指,神的作为总是与正确之事符合一致,而祂自己就是判定何为正确之事的最终标准。“祂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之神,又公义、又正直”(申 三十二4)。参自:古德恩,《系统神学》,186。
[17] 路易斯,《痛苦的奥秘》,林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18] Rebecca Pippert, Hope Has Its Reason (Harper,1990), Chapter 4, “What Kind of God Gets Angry ?”
[19]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卷,王晓朝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492-494。
[20] 路易斯,《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汪咏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5-128。
[21] 理查德柏瑞特,《将人的心意夺回——基督教护教学简明手册》,王志勇译(台北:改革宗,2007),38。
[22]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卷,王晓朝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499-502。
[23] 提姆凯乐,《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时代相信上帝的理由》,32-35。
[24] 提姆凯乐,《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时代相信上帝的理由》,29-30。
[25] 理查德柏瑞特,《将人的心意夺回——基督教护教学简明手册》,43。
[26] 杨腓力,《有语问苍天》,黄陈妙玲译(中国: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66。
[27] 神允许苦难的存在,也基于人无法再用自由意志选择善,无法凭借自我意思能够认识神,因为人的罪性,使得自我中心(诗篇十九13-14)。苦难的存在也能够帮助人意识到人全然败坏的光景,唯有人面对苦难的时候,才发现人的渺小、微不足道;也唯有人认识到世界的不公平,才意识到有一项准绳是衡量公平或不公平的,就如路易斯所说的一样,因为认识到不公义的存在,才反向认识到有一位至善公义的神存在。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有限和不可靠性时,人潜在本能会寻求真正的可靠。而唯一的真可靠那就是救主耶稣,唯有基督十字架的救赎,才能带给有限的人无限的盼望。苦难带出的盼望让我们基督徒仰望基督的大能,期望将来的新天新地,就是罪恶、苦难和死被完全战胜、灭尽之地(林前十五26)。将来的新天新地里,我们并非成为了无限的神。我们乃是有限的人,并且拥有自由意志:而基督的救赎确保了我们不会犯罪。如此的救赎计划就成全了人既有自由、又不会犯罪。 而重点在于万物(包括我们)降服在基督的跟前,尊荣归给主基督,(林前十五27-28)。 参自:区应毓,《苦难与希望》(加拿大:恩富协会,1998),216。
[28] 上帝能用什么东西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呢?路易斯说疼痛是上帝的扩音器。他说:“当我们快乐时,上帝向我们细语,向我们的良心说话,但是藉着我们的痛苦大声呼喊。疼痛是上帝的扩音器,唤醒一个耳聋的时代。”扩音器一次用的极贴切,因为疼痛的特性就是大声呼喊。当我弄伤脚趾时,疼痛向我的脑袋大声报告,情况不妙。同样,我相信这个地球存在苦难,也是对所有人尖叫,说情况不妙。它停止我们的行为,又迫使我们考虑别的价值。有时疼痛扩音器当然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我们可以转而敌对上帝,因他竟容许这种不幸发生。但另一方面,疼痛亦可以催逼我们到上帝那里去。参自:杨腓力,《有语问苍天》,51-54。
[29] 马有藻,《祝福或咒诅——苦难神学初探》,99。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076 慈爱的神为何允许苦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