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ivingwaterstudio.net
wei008 推动护教事工之我见
撰稿:林丽雯
一、被忽视的护教范围
在我面对的服事环境、群体中,我认为一下几方面的护教工作最为缺乏。
我服事的对象是在中国本土生长的中国同胞,透过电台广播、网路广播培训、光碟教培训及实地考察培训等方式服事他们。中国人接受耶稣基督的障碍基本上包括四方面:
1. 认为基督教是文化侵略,看基督徒与宣教士为帝国主义的走狗
2. 祭祖问题
3. 无神论
4. 马克思主义
自13世纪罗马天主教的传教士们开始见歇地尝试将基督信仰传入中国以来,或多或少都把一国文化传入中国,对于中国本土文化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只一味地要人信耶稣,所以打从一开始就忽略了针对文化障碍而进行的护教工作。在没有预先防御(护教)的情况下,福音的种子在中国土地萌芽生长。基督教在清朝时原有很好的机会。从一开始,清世祖顺治皇帝就很敬爱宣教士汤若望。又例如康熙皇帝原来对十字架道理很感兴趣,曾写过一首《生命之宝》的诗。颂扬耶稣基督的救恩,其最后四句说:“天门久为初人(亚当)闭,福路全凭圣子(耶稣)通;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份得永生。”足见康熙很了解基督信仰的精髓,也相当仰慕。不久,祭祖问题的争论,耶稣会宣教士为了中国基督徒祭祖问题和另外两个修会争执不下,经宗教裁决。下令中国基督徒不可祭祖,以致激怒了康熙,他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主宰,外人无权决定他的百姓可否祭祖,自此朝廷与教会的关系破裂。雍正皇帝更进一步严禁宣教(1723年),不准宣教士进入中国,直到马礼逊入华(1807年)才稍微看见曙光。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清末时代,外国列强的蛮横霸道、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等等引起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极度反感,宣教士却看五口通商为宣教良机,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下,当时的宣教士若好好进行针对性的护教工作,相信可以亡羊补牢,但当时的护教工作相信做的很少,以致中国对基督教深深误会,加上祭祖问题,故中国人看基督教是文化侵略,看基督徒与宣教士为帝国主义的走狗,这误会延续至今仍成为中国人信主的极大拦阻。
当共产党接管中国(1949年)后,无神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横扫中国,这时宣教士开始撤离中国,国内基督徒大受逼迫,这段时间更是没有专人惊醒护教,熬炼精金的火烧遍神州,基督徒能在苦难中保住小命已经不错,护教工作更形缺乏。
海外人士对于共产思想、马列主义等并非熟悉,对于中国教会历史亦未能掌握,不了解中国人信耶稣的真正障碍是什么,只知道站在自己的世界观努力宣教,故常事半功倍。知道今天,针对中国同胞的问题核心而进行的护教工作仍属凤毛麟角。
二、如何在教会中具体推动护教的事工?
答:首先,对平信徒而言,“护教”这名词是挺新鲜的,所以,若要在教会中推动护教事工,先得教导、介绍,预备众人的心,推动起来方为有效。而教会中的会友也分好几类,有的是参与服事的,有的是牧者的左右手,有的是长执,有的是单纯的聚会者等,长执是否看见这事工的重要是推动是成败的重要因素。故从这些问题的考量,我推动的护教事工计划和步骤如下:
1. 第一步:在讲道中传递观念,引起需要感
推动全教会的事工时,通常第一步都从讲台开始,这样才能把异象一致性的表达,有时一堂讲道还不够,视需要而定。传递护教观念的讲道内容,更重要的对象是信徒领袖,我也得着他们就轻易得着众信徒。
2. 第二步:窥探虚实,掌握民情
在多次长执会众提出,但不马上执行,只是预备人心,了解信徒反应,为实际推动工作时做参考和做适当的调整。
3. 第三步:看准时机,打铁趁热
若大家对护教事工开始留意,开始产生负担兴趣,就要趁势具体提出计划,在长执会中先取得大家的同心、认可,然后赶快执行,避免拖拖拉拉,待热情冷却时就前功尽弃了。
4. 第四步:传授理论
在主日学中教导有关课程,为期半年。
参加资格:凡上过初信造就班并已经参加了一年以上的主日学查经班者。
年龄:十四岁以上。
可分为少年班、青年班、成年班、乐龄班,按不同年龄以设计不同教案予以教导。讲课时间45分钟,发问15分钟。每堂一小时,包括课外指定阅读至少两本书籍,半年内学员必须花至少20小时阅读时间。
5. 讲座(约四次)
与主日学进行期间同步,约每月一次,安排不同课题的护教研习,例如:基督教与祭祖问题、宗教与科学、创造论与进化论等。由资深授课老师(护教学)主讲。
6. 第五步:护教训练与实习
训练:上完主日学护教学半年的课程后,续而推动护教训练,着重方法论,针对不同对象所用的方法,使学员熟背。
实习:学员选择某个对象实际进行护教工作,为期一个月,写实习报告,并在主日学课题上分享实习心得、检讨成败,老师补充修正。
7. 第六步:收割期
举行福音布道晚会,邀请凡学员进行过的护教对象都来参加,已决志者一律欢迎。
8. 第七步:重温护教法
对于已经掌握护教法的学员,常让他们负起招待新朋友的责任,进行护教,温故知新,对于仍不熟练者,可在第二年重新上课。此类课程可每年举行,课程长度第一年为期半年,隔年则四周,再隔年则半年,以此类推。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008 推动护教事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