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ivingwaterstudio.net
est024 不屈于人意的时机
节目主持:林谦谦
听众朋友,弟兄姐妹平安!我是您旅途的伙伴谦谦。在以斯帖预备的第一次筵席结束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在不同角落就发生了不同的插曲。第一个插曲在哈曼的家,也就是我们上一集讨论的内容;而今天的经文,作者把镜头聚焦到王宫里头,原本静谧无事的夜晚,却有一个契机正在酝酿,这便是第二个插曲。
以斯帖记六章1-5节:「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沒有赐他什么。”王说:“谁在院子里?”(那时哈曼正进王宫的外院,要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他所预备的木架上。)臣仆说:“哈曼站在院内。”王说:“叫他进来。”」
一个精彩的故事、奇妙的转折,通常会发生在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就在哈曼决定除掉末底改的那个晚上,就在读者们纷纷屏息,以为小人即将得志、再也无力回天的时候,平日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亚哈随鲁王,竟然失眠了。原文描写得很有趣,说:“那个夜晚,王的睡觉躲开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描写一个人无法入睡,在圣经其他地方找得到,比如创世记31章,雅各跟拉班抱怨他受到不公的待遇,晚上冷得睡不着觉时,他说:“我的睡觉从我的眼睛逃走”(创31:40);还有尼布甲尼撒王因做梦而睡得不好时,经文说“他的睡觉与他敌对”(但2:1);大利乌王将但以理扔到狮子坑之后担忧得无法入眠,经文也说“他的睡觉离他而去”(但6:18)。“睡觉”对古近东的人来说是一种有自我意志、有位格的东西,因此这些拟人化的写法,确实反映了人们如何看待睡觉这件事。
多说一点,在当时代“睡”和“死”常常会被相提并论,甚至被视为兄弟,“死亡”就是被某种睡眠长久地抓住了。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文献——「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的一段故事在探讨不死的奥秘时,说到一个人如果能挑战七天不睡觉,那么他就有可能不必面临死亡,然而故事中的主角竟然一连沉睡了七天,醒来后,他觉悟到自己既无法胜过睡觉,就更无法胜过死亡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古时的人们来说,睡觉与死亡的关系十分密切。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回到经文本身,在睡觉离亚哈随鲁王而去的时候,王做了什么事呢?他吩咐人为他阅读סֵפֶר הַזִּכְרֹנוֹת דִּבְרֵי הַיָּמִים(sp̄r hzḵrnwṯ dḇry hymym),这一串名词翻译为“历史书”其实不太准确,因为第2节提到书中的内容,也就是末底改向以斯帖揭露叛贼的密谋,这件事并没有非常久远,亚哈随鲁王所关心的,是他任内的事,所以,翻译成“要事纪录”或许会更合适。听众朋友,相信您也经历过失眠的窘境,当您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做呢?我们可能会按一按头部的穴道,帮助自己快些入眠,又或是干脆起来滑手机、看看社交平台上的短影音等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娱乐和放松的方法。然而我们看到,亚哈随鲁王睡不着的时候,竟然不是娱乐或放松,他没有喝酒、听曲、散步,而是选择阅读,且偏偏还浏览到了末底改拯救王命的事件,如此巧合、如此违反常理,只能说定是出于神的带领。
更违反常理的是,谦谦说过,波斯王向来对有功的臣子一定会加以封赏,赐以土地、名号或者更高的官职,来展现王的慷慨和权威。但是亚哈随鲁王却遗忘了末底改,以致于他需要再次向身边的侍从确认当年的情况。从王的问话可以感受到,他对末底改的功劳十分看重。他问臣仆说,有哪些יְקָר וּגְדוּלָּה(yqr wḡḏwlh)“尊贵和伟大(的事)”被加在末底改身上。יְקָר(yqr)在圣经中被翻译为“尊荣、高贵、珍宝”,这字第一次出现就是以斯帖记第一章对王的描写;而גְּדוּלָּה(gḏwlh)则有“重大、昌大、宏大”的意思,圣经中多次用来形容耶和华上帝所行的奇事。王这样询问,表示心中已经预设,末底改的功劳理当配得上极大的恩荣,因此当年的疏漏,可能连王自己都难以想象。
就在王希望弥补自己的疏忽,好好赏赐末底改的时候,哈曼已经站在外院,等着将他邪恶的计划付诸行动。让我们留意,哈曼此刻站着等候的地方,与前一天以斯帖冒着生命危险要见王时,所站的地方也是一样的,原文都是חָצֵר(ḥṣr)“外院”。那么,难道哈曼见王也会按照法律被赐死吗?显然,虽是同样的场景,但两者情况并不相同。 照理说,王若要关心、处理国家政务,不可能不允许臣子前去禀告,前提是臣子进去以前,必须先把他要禀明的事件摘要透过侍从传递给王,这是比较合理的程序。而以斯帖之所以有被杀的可能,是因为她要直接面对王,没有人知道以斯帖见王的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必须启动,以阻止任何人对王图谋不轨,这样才有了以斯帖担心的结果。只是今天的经文,哈曼还没有说明他前来的目的,就已经被王叫了进去,因为当时王心心念念地,只想着如何封赏他的救命恩人末底改。
听众朋友,不知您有没有感觉,以斯帖记第六章是各种巧合汇聚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觉得不太现实,便认为这些只是作者编写出来的故事。但谦谦在第一集分析以斯帖记的定位时就已经谈过这点——故事的真实性,不会因为看似巧合的事件就被推翻。谦谦想提出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事,与其说是巧合,不如称之为“时机”。
“时机”这个概念确实贯穿在以斯帖记的事迹当中,就像今天的经文让我们看见,几年前末底改没有在立功后马上得到赏赐,但就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竟因此保住了性命。末底改当时所遭受的忽略,使得今日免于受害。迟延的奖赏居然还有保命的功能,这在末底改忍气吞声的那几年中,是谁也料想不到的。“时机”就是这样难以掌控,发生在我们难以想象的时刻,但身为读者的我们却有了更宽广的视野,看出一切“时机”尽在上帝的手中。
听众朋友,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您是否曾在变化中经验神智慧并巧妙的带领呢?时机被掌握在神而非人的手里,这个事实对您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每当事与愿违的时候,您愿意把万事交托给神,并等候祂的时机吗?
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谢谢你,因为你为爱神的人所预备的,是世人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闻、心里也未曾想到的。因此许多事情,当我们还不明白的时候,主啊求你帮助我们可以放心地来到你面前信靠、寻求,和等候,并知道我们终生的事都在你的手中,我们的每一步也在你丰盛的智慧与恩典里,主谢谢你。我们这样祷告、感谢,是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名,阿门!
好,今天我们要在这里歇下脚步了,我是谦谦,我们下一集下一个旅程,再会!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est024 不屈于人意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