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之声网站最新公告信息

wei164 从旧约弥赛亚观念看耶稣基督的降生


www.livingwaterstudio.net
wei164 从旧约弥赛亚观念看耶稣基督的降生
撰稿:楷文


绪论         

在二千多年前,《圣经》记载说: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 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路加福音》2:1-7)

之后,天使就显现,证实圣婴耶稣基督的降生: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 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路加福音》2:8-16)

今天当我们庆祝圣诞节,其实为的就是纪念兩千多年前圣婴降生的日子。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弥赛亚,然而绝大部分的犹太人依旧等候着弥赛亚的到来,让我们从旧约希伯来人的弥撒亚观念一探究竟。[1]

旧约弥理想的君王[2]

到那日,我使犹大和耶路撒冷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 我要聚集万民,带他们下到约沙法谷,在那里施行审判;因为他们将我的百姓,就是我的产业以色列,分散在列国中,又分取我的地土, (约珥书3:1-2)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以赛亚书65:17-19)

在旧约圣经约珥书第二和第三章以及以赛亚书第六十五章。清楚描述将来理想的国度。这个概念就是以色列百姓将会得到复兴而外邦其他的国家将会得到审判。这样的一种概念被后人称为弥赛亚国度。弥迦书五章二节: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迦书5:2);以赛亚书十一章十一节:从耶西的本(原文是墩)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以赛亚书11:1);耶利米书二十三章五节: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耶利米书23:5)。以上这些经文清楚的指出弥撒亚国度将会在神所选召的君王下得以实现,并清楚阐明君王出自大卫家。

旧约所憧憬的君王[3]

希伯来人深刻相信想要复刻大卫时代的光景,那么就必须有第二位大卫去完成。明显的第二大卫必须出自大卫家,从今天以色列的过去当中的大卫之星就可以让我们洞察到以色列百姓在这方面的期望。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以赛亚书9:6-7)以赛亚书第九章清楚阐明这位君王所带来和平。这正是以色列所憧憬的君王——和平、公义与公正。以色列百姓对于自身弥赛亚观念有着一种执念,他们认定这一位弥赛亚应该是荣耀的,应该是满有权柄的。他不应该像以赛亚书五十三章这两节经文描述的那么卑微。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 (或译: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3,7)

从以上两个切入点,我们不难发现旧约弥赛亚的观念是人强烈采用自己的欲望与理念使徒推翻这位意念高过我们的主宰。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8-9 和合本)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新约的弥赛亚[4]

弥赛亚其实与理想的国度或者说理想的君王没有丝毫的关系。在希伯来原文称为mashiah,简单的理解就是受膏者。受膏者就是被神差派去完成特定任务的人。然而无论在旧约或两约之间并没有提到任何一位弥赛亚。在新约时代,犹太百姓饱受罗马政权的逼迫,他们记忆深处的弥赛亚再度浮现。渴望一位从大卫体系出来的弥赛亚拯救他们脱离枷锁。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 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路加福音1:46-49)这是当天使向玛丽亚报喜信时,玛丽亚喜乐的表现,因他深刻知道自己所怀的正是弥赛亚。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路加福音2:10-11)基督就是弥赛亚的意思,真是以色列所期盼来自“大卫之城“的救主。

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前后随行的人喊着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 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称颂的话)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21:7-9)

然而当耶稣被罗马兵丁抓拿的时刻,门徒都逃跑离开,连彼得也都三次不认主。

真正的弥赛亚

由始至终希伯来人所期待的并不是一个受苦的弥赛亚,他们渴望一位荣耀的弥赛亚。耶稣在与门徒许多次的互动中曾经预告: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马太福音16:21-22);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 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马太福音20:17-19)

明显的门徒不接受也不明白,他们仍旧持有旧约对弥赛亚光荣的憧憬。这一位大卫的后裔,他们想要的弥赛亚,不应该是被抓,被鞭打,被钉十字架的。

一直到耶稣基督复活门徒才全然明白复活、永生与弥赛亚的意义。这正是弥赛亚的国度,不是政治上的释放而是属灵的自由。耶稣明明白白的说: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约翰福音18:36)

遗憾的是对于那些持有旧约弥赛亚观念的希伯来人,他们仍旧等待他们的“弥赛亚”。

结语[5]         

我们晓得,历代帝王皆有自己的年号,但不久即湮没无闻。惟独圣婴生于寒微,长于贫穷,既无财富,又无官职,然而人类纪元竟以圣婴降生纪念日为分水岭,人们称圣婴生前为公元前(B.C),降生后为公元后(A.D),可见耶稣一直影响着人类每天的生活。[6]

的确,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需面对强盛的罗马帝国,而且许多时候需要在遭遇逼迫时承担着失丧生命的危机。然而,罗马帝国终将消失,强盛的罗马军队也将不见踪影,但耶稣基督的跟随者却仍存留,不减反增。因为耶稣基督已从死里复活!直到如今,每年的圣诞节,世界各地有千千万万的人为此节日倾情庆祝,普天同庆他的降生。

今日,借着耶稣诞生的纪念日,笔者借此文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 圣诞节蒙恩!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禤浩榮。圣经中的希伯来人。台北:基道出版社,1999。

卡森和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尹妙珍和纪荣神译。参考丛书。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7。

李健安。神学统一性与文化使命。马来西亚:福音文化系列,2005。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译。台湾: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2。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森静芝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86。

吴仲诚。希伯来智慧透析。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2019。

林日峰,圣诞在人间,福音FM。

注脚:

[1] 禤浩榮,《圣经中的希伯来人》,(台北:基道出版社,1999),267-269。

[2] 吴仲诚,《希伯来智慧透析》,(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2019),82-85。

[3] 禤浩榮,《圣经中的希伯来人》,(台北:基道出版社,1999),267-280。

[4]卡森和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尹妙珍和纪荣神译(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7),356。

[5] 林日峰,圣诞在人间,福音FM。参自:https://yuedu.sanmanuela.com/news/10875.html

[6]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译(台湾: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2),120。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转载;已经抄袭者请自行删除,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即为盗取。十诫中第八诫不可偷盗” ®®®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164 从旧约弥赛亚观念看耶稣基督的降生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