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之声网站最新公告信息

wei033 马丁路德改教运动的成与败

专题讨论 活水之声录音室 552℃ 0评论


www.livingwaterstudio.net

撰稿:楷文
wei033  马丁路德改教运动的成与败

马丁路德改教运动的成与败


绪论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456年),出生于德国的艾斯勒本。1505年,他路经史托顿轩(Stotternheim)时,险些被闪电击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向父亲的守护圣人安妮(St.Anne)发愿,倘若自己大难不死,就愿意成为一名修士,最后进入了奥古斯丁修道会。1510至1511年间,神职人员的腐败令他感到沮丧与失望。1517年,为了反对帖次勒(Johann Tetzel)1 进而揭开了德国近代历史的新纪元——宗教改革运动的起点。本文将透析马丁路德改教运动所产生之影响,进而透析其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藉此作出对当今教会的反思。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宗的改革运动2 主要连接于德国3 ,特别关注因信称义之教义,这亦是他整个宗教思想的中心点。此运动于德国中南部的一座小城开始,当时在一所籍籍无名的大学里头以一种学术运动的形式开始萌芽。路德与同伴们在神学系中所要引进的改革思想未能掀起太多的关注,直到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当路德张贴著名的《九十五条》以及来比锡辩论会 (the Lipzig Deiputation,1519年6至7月),才开始引起关注,进而推展出一场伟大及影响普世的属灵运动。本章节着重探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前奏以及简略探讨当时的背景因素如何催化此运动的产生。

(一)改革的前奏

欧洲历史的中世纪(又称中古时代)4 ,传统上被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比较缓慢的时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期”。基督教会藉由罗马帝国军队使得疆土得以扩张、将宗教的种子吹入欧洲这片大陆。自此教会与政治开始产生微妙的关系,因着利益与权利彼此牵制着,进而逐步朝向政教合一的方向。最后也因着其中利益所产生的矛盾导致分歧进而出现纷争与恩怨。

(二)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与因素

十六世纪初期,教会内部腐败的情况日益严重,透过出售赎罪劵敛财、征收重税及买卖教职等使得百姓在生活与信仰中饱受冲击。人性贪婪的黑暗面与被扭曲的教义,使得人们在信仰上面对极大的张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思想等等各方面的处境与宗教观念,都对改革运动带来一定层面的影响。以下会简略的说明在改教运动时期的一些背景与促使此运动发起的因素。

1. 政治因素 5

十六世纪前后,民族国家(nation states)开始出现。各族开始强调其独特身份,逐渐孕育出绝对军权(Absolute Monarchy)的观念,各国的君王都想要打破封建制度下诸侯分割的格局。但除了诸侯的阻扰,罗马天主教的普世主义思想,也成为了民族主义思想扩展的绊脚石。世俗君王希望能建立一个能全面控制的教会而且只向君王负责的民主教会。因而,这种国家观念的渗透对宗教改革的时期带来影响,公民意识逐渐在老百姓的心底生根发芽。民族主义思想对宗教改革起着重大的影响。

2. 社会经济因素 6

在十六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在经济方面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在经济衰退以及连年战争的洗礼后,引发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境况。不但面对物质短缺同时亦面对大规模瘟疫的侵袭。到了中古时期,个别地区的统治者开始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改变过去的商业模式。金钱、货币的交易观念的建立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模式,结果造成宗教改革时期社会架构的转变。7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底下,宗教改革正好能满足他们部分的诉求。因此,即便他们并不认同宗教改革所有的主张,但是对教会国家化及政教民主化皆持正面的态度。

3. 文化思想因素 8

文化思想上几个因素亦为宗教改革埋下成功的伏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教育普及化,识字人口相对的提升。9 印刷技术的发明与普及推使出版事业蓬勃发展。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罗马帝国并影响赎罪劵的销售,与以上两项所提及的文化思想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对《圣经》及历代教父著作之专研、对罗马教廷的权威与唯一性开始产生怀疑10 、经济的发展及教育普及等等,成为宗教改革背后极重要的推手之一。

其实远在改教运动之前的三百五十年,11 教会已经对内部的僵化与腐败感到不安,因循苟且所造成的阻力使得改革运动停滞不前。直到十六世纪初期,欧洲的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思想各层面的因素都不断的在转型,而这一切间接成为改教运动的契机。无可否认,马丁路德能够在该教运动中掀起轩然大波,大部分的原因是基于当时客观环境的因素,但是我们亦不可忽略他自身独有的属灵透视力12 ,不但掌握了当时教会腐败问题的导火线,同时对症下药,透过连根拔起的方式将不符合圣经真理教导的“风俗”铲除。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展 13

中世纪的教会非常强调罪所带来的刑罚——地狱与炼狱。因而非常注重告诫礼14, 他们认为只要谨守圣礼,将来在炼狱受苦的时间就越缩短。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告诫制度有了新的趋势:教会准许透过金钱付款的方式替代苦刑,只要缴付指定的金额就能从罪中释放,逐渐的演变成不但可以为自己买赎罪劵,甚至能代已故的亲人购买以减轻他们在炼狱受苦的时间。15 这是当时教会的光景与对救赎恩典理解的偏差,亦是促使了马丁路德向整个教会宗教生活宣战,正式开启运动的篇章。

(一)反对赎罪劵的售卖

天主教颁发的赎罪劵乃是根据“分外善工”(works of supererogation)的教义而来。16 自这种制度推行以来,深受欢迎,因为付钱总比受苦行来得容易。另外教会也因为赎罪劵带来了庞大的资金,丰富了教皇的财库。逐渐的,售卖赎罪劵演变成一种试图以金钱换取恩典的交易,最后更导致有人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以不正当及夸大的言辞贩卖赎罪劵17, 进而引发许多的弊端。

1. 赎罪劵的缘由 18

赎罪劵一开始是一种为了让信徒表达悔过的一种作法。但是后来却延伸出一种所谓“补罪”的观念——当做错一件事又想悔改的时候,就以某种方式去表达他的后悔。当完成了这个补偿的动作以后即表示悔改的意念是真诚的。沿用这样的逻辑,放到对上帝痛悔的事情上,就演变出类似认罪的感恩奉献方式。这样观念到了中古末年的时候变得更加激进: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事,只要我买张赎罪劵,就会得到上帝的饶恕。结果,赎罪劵变成了一种功德的行为,渐渐的模糊了最初那种的补罪、悔改及赎罪的功用。教会亦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采取大量推销及贩售赎罪劵的方式去筹募款项。19 最后,对信徒而言,形成一种用小钱便能买到救赎恩典的观念;20 对教区而 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踊跃参与在贩售的工作当中,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模式的交易。当马丁路德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心中非常悲愤。他觉得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流血舍身的救恩变成一种商品来售卖是错误的。他一方面怀疑教皇是否有赦罪的权柄,另一方面无法理解说,即或教皇有赦罪的权柄,为什么需要建立在金钱交易的模式上呢?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当儿,便毅然写下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2.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10月31日,为了表达对赎罪劵的反对,将其意见透过《九十五条论纲》21 逐点说明,并采用当时最普遍的思想交流法,将之张贴于威登堡教堂门外。22 基于当时这个社会充斥着对教皇不满的情绪,不少持反对意见的人士开始主动的将其内容翻译成德语。藉着刚发明不久的活版印刷技术,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劵这件事情,迅速的传遍整个欧洲。原本一份给予神学上所提出的反对意见却意外的引起社会强烈的回响,于是将原本一份张贴在威登堡教堂门外的论纲,转化成改教运动的火苗。

(二)发展中所面对的争论与冲突

1518年6月,马丁路德被控告为异端。原本只想反驳一些不符合圣经错误教导的行为,却被理解成向教皇宣战。23 但路德并没有因此而妥协,他决定整理出其理据以支持他的论纲。1519年,当他在研究教皇历史时,赫然发现教皇并没有当今这一种的神圣权利,而圣经才是那唯一的权威。同年七月,他应神学家厄克邀请在来比锡辩论,其辩论范围包括赎罪劵的贩售、炼狱、告诫的必要性以及教宗权威的合法性等课题,遗憾的是他再度面对失败,但这个失败同时激发他投身于宗教改革的行列。

1520年,冲突加剧,教皇呼吁焚烧路德的著作,同时下令24 让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悔改。因路德并无就此事作出正面的回应还把谕令烧掉25 ,故此于隔年1月2日被教皇开除教籍。1521年4月16日,路德应召受审,由德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于沃木斯国会(The Diet of Worm)主持。他的朋友以胡司•约翰的遭遇26 提醒他可能遇到的危险,但他却勇敢的为自己的信仰抗辩,遗憾的是,最终路德被判为异端。腓勒德力为了救他,将他绑架到瓦特堡(Wartburg)城堡中。

其实当路德在逃难时,撒松尼的宗教改革同时在进行中。民间对大公教会不满的气氛持续延烧着,当路德透过《九十五条论纲》开始反对赎罪劵行动后,恰好引发这条潜伏在人心已久的反教情怀导火线,进而迈入改教运动的时代。宗教改革主要由民众从下而上自发推行,有的希望纠正已经严重偏离信仰教导的教义,当中亦不乏民族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及社会革命者。可想而知,当时的整个大环境是非常混乱的。为了恢复原本的社会秩序,马丁路德于1522年被邀请返回威登堡,主持宗教改革。27

纵使在改教的运动上遇上不少的压力挑战,但是运动持续积极的进行着:平信徒有机会读圣经、教士获准结婚、崇拜仪式简单化等等。简言之,圣经没有教导的东西都一一删除。1524年以后,德国分裂为天主教和更正教两个阵营。1530年,路德忠心的追随者墨兰顿,向奥斯堡议会(Diet of Augsburg)提交了一份《奥斯堡信条》28 (Augusburg Confession)。1531年,更正教组成一个名为“司马加登同盟”(Schmalkaldic League)的政治联盟。1532年将原有的七项圣礼29 ,简化成三项即:洗礼、圣餐及忏悔礼(后来更缩减至只有洗礼与圣餐)。1542年,威登堡成立了一个教会议会(Consistory),由君王委派律师及教士参加,专职负责教会的纪律惩罚。在宗教改革时期,路德的追随者努力传扬其改革思想,其著作也得到广泛的流传,风行全欧洲。上至君王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深受他的影响。贵族基于政治因素考量,亦纷纷投入更正教的阵营,其中包括:普鲁士、丹麦、挪威、北欧、匈牙利及其它德语区。30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与败

宗教改革的发生是因为罗马天主教不愿意对改革的呼声作出相对的回应,而教会本身亦不愿意纠正其中的弊端进而产生的革命行动。一项运动的进程就好比硬币的两面,有正面亦有反面,我们无需刻意将之拆开。在接下来的篇幅,将从整个马丁路德改教运动透析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同时说明其正负面的影响。

(一) 宗教改革的成功——正面的影响

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把原本已经彻底动摇的信仰根基再次建立在圣经、信心与恩典之上。倘若没有踏出改教的步伐,恐怕我们今天的信仰仍旧建立在复杂且被扭曲的教义制度下。一味的进行各种繁琐的礼仪甚至用金钱代替了耶稣无价的救赎恩典,更可悲的是这不但无法拉近与神之间的距离,甚至让我们与上帝之间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隔阂。马丁路德成功透过写作及德文圣经的翻译使信徒们能明白圣经的内容从而除去人与上帝之间的隔阂。31 破除了阶级化的属灵生命框架,透过属灵恩赐的强调,使信徒的地位重新被肯定,不再被错谬给压制。路德同时透过“信徒皆祭司”32 (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的教导,打破了神圣与俗世的区别。33 他认为蒙召以后不是停留在灵性的世界中,而是更应该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他认为:“那似乎是世俗的工作,实际上是对上帝的赞美,而且是代表了讨祂喜悦的一个顺服。”34 马丁路德于1952年与还俗修女卡瑟琳结婚,成功的破除了天主教限定神职人员守独身的教导,同时帮助许多当时还俗的修士与修女们建立婚姻。所以,无论从神学,宗教亦或者政治上皆建立了积极与正面的意义。改教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到那单纯又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挪去,让每一位属祂的子民可以凭着信心,坦然无惧来到祂的面前领受恩典。35

(二) 宗教改革的失败——负面的影响

宗教改革的原意并不是要铲除罗马天主教,乃是希望透过改革将基督的信仰建立在十字架救赎恩典的基础上。然而在教改革以后所出现的宗派现象,被认为是其中一项对教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产物——教会分裂。信义宗及改革宗内部的神学争论使得教会逐渐失去活泼的信仰,过于看重推理,渐而把信仰带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不单促使了敬虔运动的产生,同时也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现代灵恩运动埋下了种子。不但如此,整个运动所产生的国家主义也异常浓厚,渐渐的离了教会的主导,进而产生较世俗化的倾向,同时也忽略了宣教关怀的事工。因着启蒙运动的开展,人逐渐高举理性的地位,无法容忍神学思想上的偏差,逐渐的有部分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信仰真理抱持一种轻蔑的态度,更激进的甚至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绝对真理这么一回事。信仰的权威核心从圣经绝对的权威转换至以人理性为最高权威,试图透过有限的理性理解无限的神,进而将神的启示置于人的理性之下。无形中圣经的权威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更糟糕的是将理性认定为判断事情的唯一根据。36 人的理性在堕落以后,已经变成了失去方向的工具。因着罪的缘故我们无法运用已经堕落的理性透视神完全的真理,因此我们必须藉着圣灵开我们的眼,好让我们得以看见神话语的亮光。马丁路德曾经说过:“当你把理性归顺在神所启示的真理之下时,你就变成基督的新妇;相反的,当你把理性带到一个反对神所启示的真理地步时,你就变成魔鬼的新娘了!”

(三)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潮对现代教会所带来的反思

教会在未改革之前,教皇专权,曲解神的道,敬拜图像圣物,直到改教运动以后将信仰回归原本的单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自马丁路德掀起了轩然大波之后,尚有其他新派别的诞生,其中以加尔文派(Calvinism)最有名。改革运动无疑为当代及近代教会带来许许多多正面的影响,但无非否认当改教运动在进程阶段时亦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最后的篇幅,我们将探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现代教会所带来的反思。

从历史角度看马丁路德的改教,我们看见神使用小小的神学家完成“伟大的改革事业”。路德决定更新腐败已久的罗马教廷,即便当时面对教廷权势的压力,他也不为所惧。对于当今教会的领袖带来相当重大的反思:我们在面对属灵权威、社会公信力的严峻考验与冲击时,我们当如何有效的回应与采取相关的行动。从真理中寻找反省的空间,履行上帝的旨意而不是满足自身的利益。神的教会并不是用金块打造出来的,教会应当看重信徒属灵生命的成长与造就过于一切外在因素(如教会建筑物的大小)。我们的理性与经验亦十分有限,一切人文主义的因素当建立在以圣经为绝对权威的基础之上。宗派制度的围墙是现今教会的处境,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打破僵局,宗派外在制度或礼仪上的差异,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在主里的合一。我们不当被宗派体制的框架限制,乃是应该跨出合一的步伐,无论在神学教育,宣教事工及牧会等各方面彼此学习,迈向合一。

结语

从教会历史的轨迹中见证了马丁路德在改教运动中的角色与其贡献。路德不单将基要真理重新建立在耶稣十字架完全救赎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政治,经济与人文主义上皆带来相当正面的影响。在宗教改革之前,整个罗马教会偏离正道,造成信徒对救恩的真理有极度错误的理解。因着马丁路德在真理上的执著与热忱,甚至把自己的性命置身度外只为捍卫福音的真理与整全。路德所作的一切都为了让主无价的救赎恩典再次自由的涌入人的心田,好让每位信徒能自由的来到这位救赎我们上帝的面前。最后以这位德国基督教新教创始人的一句名言为此专文的句点:

“我请求世人不提我的名,不称为路得宗信徒,只称为基督徒。路德算什么?道理不是我的,我也没有为什么人钉十字架。我不是,也不愿作人的师傅。只有基督是我们的师傅。”——马丁路德

惟愿一生以基督为师傅,在祂永恒的国度留下美好的足迹,用我的生命写下历史的新页,一生为主而活。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wei033b


注脚:

1 帖次勒(Johann Tetzel,1407年-1519年),是多米尼古派的修道士,在威登堡售卖赎罪劵敛财。这是其中一项促使马丁路德脱离罗马天主教的起因。

2 “宗教改革运动”其定义包含了以下四个组成分子 :路德宗(Lutheranism),改革宗教会(the Reformed Church),“极端改教运动”(the radical Reformation)现称“重洗派”(Anabaptism),以及“反改革运动”(Counter Reformation)。

3 德国在当时尚未成立,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其名族性已经相当的稳定了。

4 “中世纪”一词是从十五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在这个时期,因着频密的战争造成科技与生产力停滞不前。

5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香港:天道,1998),179。

6 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透视两千年》之卷三(马来西亚:协传,1999),3-8。

7 新的社会阶层与新的文化生活出现,与中世纪追求出世,舍己、俭朴的宗教理想截然不同。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181。因着经济模式的改变,封建制度奔溃,工商业蓬勃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社会逐渐迈入繁荣。富有的中产阶级有着强烈的政治与社会诉求,他们对征税及商业活动诸多的限制,深感不满。

8 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12-15。

9 在1400年代末,估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专业人士能够阅读,绝大部分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人士。参自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179。

10 因着中古神学架构已经僵化,与信徒日常生活完全脱节,于是不少信徒倾向追求个人属灵经历。逐渐的,一种反经院派学究式的理性开始形成,信心及个人经历慢慢的成为人掌握神启示的重要因素。

11 大概在主后1176年,一位名叫彼得华尔度的商人,在深入查考圣经之后,发现中古教会与新约时代教会有很大的落差,于是提议教会恢复新约教会简单而纯正的信仰。

12 路德的改教并不是在一些意见上与罗马政府有分歧,而是因为他看到罗马在信仰上出现极端的偏差而作出改革的动作。路德所带动的改革运动并不是停留在外表的一些作法,而是完全站在圣经完全真理的基础上,故此他所带动的改革不单在德国开出一朵多改革的花朵,亦把这份精神影响整个欧洲大陆。参自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12-15。

13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163-175。

14 在路德时代,告诫礼是教会其中一项重要的圣礼。这项圣礼的重点在于神甫的宣赦。犯罪的人只要:痛悔、向神莆认罪及因功补罪(念数遍祷告文、禁食、捐项、酷刑等等),就可以得到赦免。

15 这是当时对救恩理解的偏差,将神无价的救恩变成一种廉价的恩典。人开始远离真道,忘记了耶稣所为人附上的代价,试图用轻省的方法履行神儿女的职分。

16 这种善工是超过律法规定而做的额外善行而这些善行可赚取赏赐。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165。

17 有一名道名会修道士帖次勒(Tetzel),善于辞令,在威登堡城附近,为了售卖更多的赎罪劵而夸大的说:“看哪,当你将金币投入箱的一闪那,你母亲的灵魂就跳出了炼狱。”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166。

18 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25-31。

19 从十四世纪开始,教皇的财政支出日益庞大,甚至面对破产的威胁。于是在1300年开始发行赎罪劵,在这一年凡到罗马朝圣的人,便可得到赎罪劵,此举让教皇得到积极可观的收入,于是决定每一百年发行一次赎罪劵。由于经济的压力,将原本一百年一次的禧年改为五十年,到了1450年改为25年一次,在1501年改为五年一次。

20 有一天马丁路德在路上碰到他教会的一位弟兄,看到他又喝醉酒,当路德生气的走到他面前要劝阻他的时候,他却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赎罪劵,对路德说:“牧师,是啦!喝酒不好,不过你看我既然有了这一张纸条,那我就可以继续的喝酒了,上帝会饶恕我的。”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28。

21 其正式名称为《关于赎罪劵的意义及效果的见解》(拉丁语: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 virtutis indulgentiarum)。

22 当时该教区是以说德语为主,而《九十五条论纲》则是用拉丁文书写,路德当初并不是刻意掀起改革运动的火花,乃是为了表达正确的赎罪教导。

23 路得被召往奥斯堡议会(Diet of Augsburg)听审,由枢机主教迦耶坦(Cardinal Cajetanus,1468-1534)主持。主教要求路德收回《九十五条论纲》但路德不肯妥协。进而迦耶坦指责路德的行动直接冒犯教皇的权威,因赎罪劵是得到教皇御准的。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195。

24 教皇正式发出《开除路德教谕》(Exsurge Domine),并判路德为异端,就当时而言,这是仅次于死刑的严厉处分。

25 这是路德与公开与罗马决裂的关键点。当时他约了一些朋友与当地的教士,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把教皇发出的谕令公开的烧掉。他藉着这个行动坚决的表示不会对教会所施予的压力作出让步。李振群,《宗教改革:近代教会》,35。

26 胡司•约翰的遭遇:一四一五年,法庭宣判,胡司是传讲威克里夫和瓦勒度派的异端,应判处火刑。临刑前,胡司再次重申自己的信仰,并作了最后一次演讲。教廷为了怕胡司的尸体被人当作崇拜的圣物,将胡司的骨灰,连同火刑堆下的泥土,都撒入了莱茵。

27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199。

28 这信条于6月23日由日耳曼七位诸侯及两自由市代表签字,而以撒克逊的公爵,称为有节操的选候约翰领头。因其教义纯正,合乎圣经,而且语意有和息精神,故大获好评。在信义宗普遍认可为基本的信条。它的影响及于复原教其他宗派,而为它们个别信条的关键。它是改教运动的纪念碑和凯旋门。尼科斯编,《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译(北京:宗教文化,2010),32。

29 洗礼Baptism、坚信礼Chrismation、圣餐 Eucharist、神职授任礼 Ordination、忏悔礼 Confession、病者涂油 Anointing of the Sick和婚礼 Matrimony。

30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203。

31 马丁路德积极参与在教育事工。为了使孩子们从小接受纯正真理,他写了《小本信仰问答》(Shorter Catechism)。《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163-193。

32 1520年与所撰写的《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提出了“信徒皆祭司”的教义:“若将教宗、主教、教士与修士称为属灵阶级,而诸侯、地主、工匠与农民称为属世阶级,这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所有基督徒都是真正的属灵阶级,他们之间除了职责之外,没有任何分别…我们全都是藉着洗礼成为圣洁的祭司,正如彼得在彼得前书二章九节所说的。”路德强调分别主要在于职责上而不是地位上。自此,“信徒皆祭司”这个口号一直被认为是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一针见血反驳当时神职人员以取巧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麦格夫,《宗教改革运动思潮》,陈佐人译(香港:基道,1997),313-314。

33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把“神圣”与“世俗”作了严格的划分,修士的呼召观念把世界抛开,只专注在灵性世界中。

34 麦格夫,《宗教改革运动思潮》,375。

35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207。

36 李振群,《神学思想史、中国教会史》《透视两千年》之卷四(马来西亚:协传,1999),68。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033 马丁路德改教运动的成与败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