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之声网站最新公告信息

wei014 个人教育哲学理念说明

专题讨论 活水之声录音室 290℃ 0评论

www.livingwaterstudio.net
撰稿:林谦谦
wei014  个人教育哲学理念说明

个人教育哲学理念说明


(一)教师哲学

结论:好老师必须善于塑造人的良心并使之正常运作。

论证

一、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晓得,只要身为人,必定都有恻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之心,这些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功能,而归纳起来,就会发现那是我们平日常说的良心。这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能让人分辨对错,然而不是每个人的良心运作方式都相同,也不表示每个人的良心都有相同的信念,因为良心自人出生以来就不断地被塑造和改变,被媒体、被社会、被教育者,甚至被自己的选择所塑造。好坏对错,只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就一定会被影响,而有些观念就这样根深蒂固地留在心中,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方式。有些人偷了东西只要没被发现就不觉得羞愧,有些人撒谎行骗就像吃饭喝水那样简单,有些人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罪犯,有些人上妓院找娼妓还觉得理所当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良心被玷污了,没有办法发挥正常的功能,让人再也无法进行分辨,最后走上毁灭之路。孟子认为,这样的人,“非人也”。因此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塑造一个人的良心,而塑造的结果,是让良心正常地运作,起着提醒监督的功用,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儿童将透过观察,持续地学习各种好、坏行为,使得他的发展朝各种不同的途径前进。

事实上,我们从小就在观察父母、注意别人的言行,当人在聆听他人说话、看见他人做事时,这些一点一滴都能够进入一个人的心灵,影响他的生活、影响他的观点,或许没有马上表现出来,但这些影响就从最小的事情开始。例如,当我们经年累月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时,我们看见了什么?杀人、强暴、欺骗、离婚、咒骂……导演和编剧给了这些行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们在错误的同情怜悯中接受了它,就忽略了分辨对错的良心所发出的声音,也渐渐地让良心的功能逐渐丧失。如今我们看看这个社会的乱象,看看世界道德败坏的程度,就可以知道正确地塑造一个人的良心是何等重要。而一个好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受到正确思想的塑造,即身体力行地引导一个人成长,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一颗无愧、清洁、敏锐的良心。

三、世界上确实有不变的、绝对的标准。

后现代主义常常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都是相对的,甚至在某一次课堂中也提起“每件事都有一体两面”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说法不能够一概而论。没错,有些文化和做法确实有相对、变动的一面,但当中依然有不变的基本原则为基础。例如在与人见面的时候总有多种的形式,东方人有握手、抱拳、鞠躬,西方人有亲吻、拥抱等等,这种种形式本质和原则是一样的,就是以礼相待。正因为有共同的标准,才会有所谓是非对错之分,也就是人最初始的道德感。而我认为的好老师,责任就在于唤起学生当初那个与生俱来的良心,在这些绝对的真理和标准上扎根、坚守。

(二)教育的目的

结论:教育最终的目的在于被教育者实质上的成长。

论证

一、重点在于人而非事,人与事本末倒置,只会造成两头不到岸。

有一个故事,描述一个人很想找到让自己更强大的方法,这时上帝对他说,只要把山脚下那块大石头搬到山上去就行了。这人马上就照做了,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块大石头依然没办法搬到山顶上,因为它太重了。这人非常失望,告诉上帝他不可能做得到,也无法成为那强大的人。这时上帝对他说:“在我眼里,你已经非常强大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日积月累地为了搬动大石头而付出的努力,带来了什么样的果效?你的身体变得比以前更结实、更健康,你的毅力、耐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这样一点一点被锻炼得更加成熟。孩子,你的成长让我高兴,我不在乎石头最终是不是在山上,因为我看重的并非事情的结果,而是你的成长。”

我想这个故事也是每个教育者应该注意的,因为人的成长就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当模糊了焦点,教育工作就会失去意义。许多教育工作者常常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果效,因此当学生功课不太优越的时候,就会挫败不已,然而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能让学生获取真正所需要的。或者当一个学生成绩优异时就沾沾自喜,但却不知道他是机械性地记忆,还是已经明白做学问的真正方式。地基还没有稳固的时候,辛苦盖在上头的房子依然容易倒塌。同样地,当我们略过了人实质上的成长,只注重活动是否办得成功或学业成绩是否标青的时候,就变成两头不着岸,也就是只有空壳而缺乏内在,最后两者都将失去。

二、教育是一个塑造的过程。

分析哲学学者林伟信在他的文章里面,也有提及一个例子,说到父母常常发出的怨言,“我怎么会教出像你这样的孩子”,最后总是发现,其实造就出这样的孩子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教育是一个过程,唯有过程能够让被教育者有实质上的成长,而在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只想看见结果却没有付出努力的时候,所得的结果当然与期待有明显的差距。

之前在课堂中讨论了教学与灌输的不同之处,同学讨论到,“教学”的其中一个方式,即在一个教学环境中,以辩论或批判的方式进行教育,而非只是告诉学生答案而已,但若最后依然说服学生接受老师最初要给予的观点与“答案”,那这算不算换另一种方式的灌输?算不算囤积式教育?我的看法是,既然教育是一个过程,那么教学和灌输最大的差别也应该从过程中定义。灌输与教学最大的差别,不论最后的“答案”是否相同,最重要的,是经过自我的思考与探索与否,是学生有没有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能力,思考、表达、批判、分析等等。即使到最后依然接受了与老师同样的观点,但至少那是经过探索与思辨的,这就是实质上的成长。

三、后果与情境不见得和预期的相同。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提到,良好的目的是知道所为何事、知情景、知后果的,否则则是愚笨和盲目的,我想,这样的说法较为偏激。我认同当一个人知道情景与后果,不但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决定,其所知也能够成为人向前的一股动力,但这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是,它虽是重要的元素,却非必要元素。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许多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即一开始就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过程中就会因为朝着那个方向努力而真的达成自己的期许。因此,当一个人知道他所付出的是什么,以及付出之后所能得到的结果时,他努力的过程对他来说就充满意义,也成为学习的动机且不容易半途而废。这确实是一股很大的推动力,但我认为不是每一件事、每一个学习过程都能够如此,因此我说,那不能够成为达成教育目的的必要元素。因为很多时候,当人们自以为知道所为何事、知情景、知后果时,那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情况。另外,有时知道的太多反而会让人怯步,失去了放手一搏的勇气,因此如何拿捏实在需要很大的智慧。或许在什么都“不知”的情况下,某些人在学习的途中还是放弃了,但是放弃以前的努力,仍然是一种资产和成长,同样的道理,不是最后达成了什么,而是他在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三)教育的内容

结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是经得起挑战且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以及挑战的方法。

论证

一、打好地基,才能有稳固的建造。

之前也提过打地基的例子,容我在此更清楚地说明。打地基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打越看不见,日积月累辛苦地做,却不一定有人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但是,当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就能验出之前一切的付出都不是徒劳,反而是有很大的价值的。不只是在坚硬的土地上,在那些地质松散的地方更要花加倍的时间打好地基,以便建造房屋之后,整个工程都是稳固坚毅的。

那些经得起挑战且能够永存不朽的事物,就像打地基一样,为什么呢?从古至今传承着许多理论、许多思想、许多发现,经过了那么多世纪却依然能够被人反复谈论和使用,就知道那是经过历史的考验,是有跨时代价值的。反观有一些后现代的思潮不愿建立在地基之上,似乎很前卫、很开放,但最后便会发现那都只是一些谬论而已,经不起考验且一攻即破。就好象近代很“流行”的不婚主义、婚前性行为等婚姻观,表面看起来像是维护了个人的权益,但实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这些思想都是造成婚姻和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的元凶。要建造一间稳固不动摇的房子,就要打好地基,同样的,要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便要让他站在经得起挑战的真理之上,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

二、练就一身功夫,做学问才能无往不利。

打一场漂亮的仗不只需要锋利的武器,更重要的是熟练灵巧的身手。永恒主义哲学家赫钦斯提出了博雅教育,是一种辩证和对话的过程,理由是“这种训练将使人在新的问题出现时有能力解决它们,在新的事实出现时能够掌握它们,在新的需要出现时能够满足它们,并能改造环境,使它符合人类精神抱负。”辩证与对话是对于眼前的知识的一种挑战,上一点也提到经得起挑战的知识具有跨时代的永恒价值,人们都需要获得这样的知识,因此获得的方法便是要知道如何进行挑战。老师的责任不只是发出挑战,还要教导学生如何挑战,即如何辩证、思考与对话。当学生得到了做学问的“功夫”,他就能够自己建构,透过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自己找到有永恒价值的事物,且像赫钦斯所说的,当面对新的事物时,就有能力分辨、选择、吸收和改变。

三、稳健的脚步与灵活的功夫,所累积的便是属于自己的资产。

在哲学家艾波的书《意识形态与课程》中提出一个担忧,他说学校实际正式课程“内容”背后,总有某些背后的意义被磋商与传送,而知识经过了老师的过滤,总会形成某些规范和偏差,既然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规范性和概念性知识的基本组织架构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是,所谓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称为真理,真理不会因为人的发现才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曲解而变化,更不会因为人的摒弃而消失,因为它具有永恒性,是一直存在的。比方说一加一等于二,这个定律从不改变也绝对经得起考验,这就是真理,就是强大的地基。另外,当懂得做学问的方法的时候,在面对一切论调就不是不加思索照单全收,而是有能力对一切来到眼前的知识进行辩证,因此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必定能够被建立起来。有一个我认识的学者常说“动摇过的信心不再动摇”,我想,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有质疑的精神是件好事,质疑之后找到的答案与证实,就能让人更坚定地知道所学的是什么。如此就不必害怕接受的是“谁”的知识,因为经过历代的挑战,也经过自己的挑战。知识不再是老师或前人的,而是自己的。

(四)教育的方法

结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对话以及行动。

论证

一、知识的建构在于对话之中。

在教育研究法的课程中,老师请了一个硕二的学姐向我们分享她从事民族志研究的经验,我们看了她的田野笔记、聆听她研究的整个过程,其中有一个经验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她在研究现场除了观看并作记录之外,在有空档的时间她也会做一些访问,以便更客观地看待所发生的事,原因是,她所观察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很有趣的说法。她表达,因为每一个人都带有各自的观点和文化包袱,因此在同样的事上,不同的人都会感受到不同的讯息,甚至在同一个研究现场,不同的记录者所记下的资讯都有可能不一样,因此有时候需要团队的合作,以便整理出更完整的研究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对话的过程,能够促成知识的建构。

教育哲学家伊利奇提出的学习网络也有这样的功效,这个网络能让人找到一生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彼此分享知识的伙伴、找到提出问题的机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对话环境,让人们自由在此网络中获得知识。而当一个人愿意分享并聆听,他就是让自己有机会发展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原本模糊的、封闭的、自我的观感,就能变得越发清晰与明朗。

二、知识的拥有在于实践之后。

圣经中有一个故事,描述耶稣的门徒的学习经历。他们称耶稣为“拉比”,意思就是老师,而他们跟着在世的耶稣三年半的时间,学习的就是基督教最核心的教义,也学习用各种方法向人传道。而耶稣如何教导这群门徒呢?圣经马可福音6:7说:“耶稣叫了十二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门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即让门徒出去,亲自实行传道的方法,并在实行中累积经验。耶稣所使用的“教学法”,正是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经验中学、解决问题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知与行的结合。

我想,若单有知识却“不晓得”如何实践出来,那么这样的知识对一个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在明白了所学习的是什么,却“不愿意”行出来,那么其实这个人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很简单的道理,例如在学习钢琴的时候,了解了音符的位置、弹琴的姿势,却弹不出任何一首曲子,那么以前的学习就没有意义,因为这知识不过是停留在头脑的认识和想像中,却没有真正的体会。或者,在学习行善的重要性,知道行善能够使自己和他人更快乐、生命更丰盛,然而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却闭起眼睛收起双手时,试问这样的人真的理解行善的意义吗?还是一直以来所学的只是一套说辞?因此我的看法是,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将之实践出来,在亲自体验之后才会成为自己的资产,且若是真正获得知识,不断地付诸行动就是最自然的表现。

总结——

对于教育哲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这四大项目,我在大略地了解各位学者的论点之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想法,归纳出一套自己的教育哲学理念。综合这四项的论述,我发现自己最注重的是个人内在建设。我认为,一个人若是用尽各种手段和诡计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不论他最后有多大的成就,他所受的教育仍是失败的教育。对我来说,一个真正成功的教育,造就出一个个高成就高地位的大人物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出愿意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且拥有正向品格的人,这就是我的理念,也是我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会努力的方向。
©©您正在浏览的内容出自活水之声录音室www.livingwaterstudio.net神祝福您!©©

转载请注明:活水之声 » wei014 个人教育哲学理念说明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